文化艺术报讯 (见习记者 马溯萱)5月20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碑林区、莲湖区、临潼区三区代表就如何深化“三个年”活动,紧抓“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展开阐述,明确了各区在科技、文旅以及民生等方面的具体规划。
碑林区:探索走好主城区转型升级新路子
碑林区委书记张帆表示:2024年,碑林区将聚焦“六个碑林”,聚力“六个奋勇争先”,做优“千亿级实力城区”,探索走好主城区转型升级新路子。
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科创碑林”。发挥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牵引带动作用,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设立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金。
扩大有效需求,建设“活力碑林”。坚持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实施高品质商圈和商业街区建设行动。
深化文旅融合,建设“人文碑林”。实施数字文旅“五个一”工程,延长文旅产业链和消费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创“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碑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支路整治、小区雨污分流和水气热管网改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办好民生实事,建设“幸福碑林”。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实施19个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新建改造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广泛开展综合性群众文体活动。
防范化解风险,建设“平安碑林”。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和综合治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莲湖区:在重点领域破难、破题、破局
莲湖区委书记马翔表示:2024年,莲湖区将围绕“打造经济总量千亿级西安核心城区”总目标,在重点领域破难、破题、破局,做到“六个再提升”。
在推动产业转型上再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个产业聚集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再提升。狠抓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技术创新联盟。
在推进项目招引上再提升。全年盘活闲置楼宇6.5万平方米以上,打造税收楼宇。抓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招引优质龙头企业。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提升。深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深化“1+5+N”法律服务模式,推进企业“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持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再提升。完善优化“家门口就业”服务机制。完成2所学校改扩建任务。加快医院建设进度,扩大“卫星医院”范围,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优化养老服务均衡供给。
在夯实基层基础上再提升。加快补齐路网、管网、电网等短板。新建1000个停车泊位。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加大社区建设保障力度,建强一专多能的网格员队伍。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防控等安全创建。
临潼区:打好文旅和先进制造业“两张牌”
临潼区委书记黄可表示:将打好文旅和先进制造业“两张牌”,勇立潮头,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会客厅、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聚力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临潼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招引培育。
聚力产业强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实施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医工智能等产业项目建设。
聚力文旅兴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省市共建秦始皇帝陵大景区、秦文化集中展示区、秦东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构筑“一体两翼”文旅发展新格局。深度挖潜资源优势,打造“温泉之城、演艺之城、度假之城”。
聚力设施提升,提升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深入推进陇海铁路城区段明洞城市缝合工程,推动8个片区建设,加快建设居住区,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统筹抓好村庄规划、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壮大等工作,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若干。
聚力合作共建,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化与“一带一路”周边城市交流,以文化交流带动商贸合作。推进融入全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渭南高新区联动协作,打造西渭融合“桥头堡”。
聚力绿色发展,绘就生态临潼美丽画卷。实施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推进治水项目,争创“幸福河湖”。打好控车、减煤、禁燃、治源、抑尘、增绿“组合拳”,落实重点区域网格化监管。
聚力民生改善,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年实现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规划建设学校并提升设施配套。开展健康临潼17项行动。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全科网格员作用,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