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成晃墓志》 《成晃墓志》又名《晋故处士成君之碑》《成晃碑》,刊刻于西晋元康元年(291)七月十六日。碑身与碑额相连为一整体,通高77cm,宽29cm,碑首饰以蟠螭纹,偏右篆文“晋故处士成君之碑”。铭文共11行,满行16字。是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墓志,现藏于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
魏晋时期丧葬施行薄葬与不封不树,为了祭奠祖先,便将碑置于地下,故晋碑出土较少。此碑形制较小,非立于地面之墓碑形制。
碑文书法为隶书,笔势生动,结字布白均颇见匠心,似有刻意而为之嫌,缺少了汉隶的朴貌自然。行笔书丹如刀代笔,字口生辣,行刃果感爽利,大有刀劈斧砍之势,隶向魏楷过渡的特征更显。魏楷之笔亦如短撇,短促犀利,字口方正,末尾尖出,形如《始平公碑》,其竖钩已然楷化,如“河”“子”“厚”“字”,其若隶笔,则大底为竖或竖弯,然其如楷勾出;再如“字”“实”之横钩已不像其文中“密”“赏”两个字,横钩末笔短竖特意折转勾出,更近楷笔,这是隶变楷之初期形态。再观其用笔结字,竖弯钩出现明显转呈顿挫,如“奄”“晃”等字极为明显;其结字最为鲜亮的当属“悲”“德”等,其心字四个点各具其形,各表其态,更为奇特的则是将隶书的心字顿挫之处断开,改为点画,而成四点,将生动发挥得淋漓尽致。此碑虽小,但可以说是上承汉隶、下启魏楷之书法珍品。
整理:薛鑫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