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8日
小议靳尚谊先生 对央美国画系大写意缺失的批评
○ 刘星
刘星 《太白春游图》 纸本设色 248cm×129cm 2010年

刘星 《一池荷塘十里香》 纸本设色 45cm×68cm 2014年

刘星 《擂鼓台忆写》 纸本设色 110cm×45cm 2022年

  这两天关于大写意中国画已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大写意中国画的发展目前在中国怎么样?靳尚谊先生所批评的,我认为也只能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情况,抑或是全国美展的情况,它并不能泛指全国。但靳先生所说的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窃以为任何事情,只要集体一表决,那个性化的、出头的鸟注定是要被枪打掉的。所以现在真正在大写意领域有成就的画家,他们基本上是不参加全国美展的。著名艺评人阿敏回应靳尚谊所说的,大概也是基于她自己所知道的那几个大写意花鸟画画家,范围很小,也并不能涵盖全国的情况。何况评论者自身的观念就很存在问题,时代在发展,这个时代的大写意总有这个时代的表现,我们总不能习惯了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石鲁大写意的审美味道,并把这种味觉作为判断标准衡量一切。也不能眼睛只看着北京,以为北京画坛的情况就是全国的情况。
  大写意中国画需要画家在哲学、文学、史学、书法、篆刻等领域的综合修养,更需要人格境界的广大和惊世骇俗;不仅对传统要挖得深,而且人格境界要具备天地之心。倘若自私自利、苟苟营营,即便文化修养再高,那也画不出大境界的作品来的。
  大写意中国画受材料性质的影响,本来画不了太大的画。黄宾虹一辈子的画,最大的也就是六尺整纸,他大部分的画,百分之九十的画,也就是一二平尺的画。齐白石也一样,主要的好画都是两三平尺的画,其他大尺寸的作品,大也大不过六尺或六尺竖对裁条幅的组合。但是现在的画坛时兴画大画,画家们现在都在“大”字上做文章。今天你画八尺的,明天他就画丈二的;明天你画丈二的,后天他就画丈八的;后天你画了丈八的,大后天他就要画操场大的……大家看看,这“大”也只在尺幅大小上较劲,好像是说谁画的尺幅最大谁的本事就最大,没有人理会这“大”本是指“大境界”。有画家动不动就讲:“中国美术史上最大的画是我画的。”他偏偏不说:“中国美术史上最好的画是我画的。”这也是目前的一个怪现象!有位画家给我说过:“画大画还是过瘾。”但是我看他的画除了剑拔弩张、鼓努其力外,于格调、境界和笔墨的文化内涵一点儿也不过瘾。画大画生理上的嗨不等于笔下境界上的high。除了笔墨和用纸上的铺张外,看不到“含精微,致广大”的笔墨意趣。
  吹嘘、造假是一种病态,绘画界一味追求画大画的风气,恰是一种“浮躁病”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