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5月10日晚,西安交通大学丝路大讲堂,人文学院《钢琴演奏表演艺术》《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的18名同学组队,针对“音乐表演应该强调感情还是强调技法”和“AI时代要不要学习书法”辩题展开辩论,拉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届“国运杯”辩论赛初赛的序幕。
“‘以辩促教’是西安交通大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特色教学方式,在韩鹏杰老师的带领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劲在致辞中提到,AI时代人类很多的劳动和技能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但审美力和领导力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因此搞好美育和领导力教育至关重要。辩论赛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绝佳方式。
荆宇轩同学吹奏竹笛曲《春到湘江》后,辩论赛拉开帷幕。上半场辩题从音乐表演应该更注重感情还是技巧展开,双方辩手结合艺术表演内核、表演呈现等方面展开辩论。下半场辩题围绕“AI时代下要不要学书法”展开辩论,双方针对如何界定“要”与“不要”,哪些群体要学习书法等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之后又对AI时代下学习书法的精神内涵、文化传承、应用场域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最终,经过评委打分与讨论,评选出本届辩论赛的最佳辩手、优秀辩手以及优秀答辩主席等奖项,并进行颁奖。
当天,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辛晓红,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进,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纪梦然,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灵,崇实书院院务主任段继超,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助理毛珊,学校教务处通识科主管杨程,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战略委员会主任董春红律师等嘉宾现场欣赏辩论赛。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韩鹏杰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伟教授,党委副书记王劲副教授,音乐教育中心曹耿献副教授、文茹副教授担任辩论赛评委。
据悉,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辩论赛,由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牵头,人文学院哲学教授、国际辩论赛知名评委韩鹏杰教授发起,西交大校友李健、辛晓红伉俪发起的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支持。该项目团队由人文学院《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论语的智慧》等十余门课程的师生承担,旨在以辩论的方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践行立德树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