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6日
西晋《辟雍碑》
西晋《辟雍碑》

  《辟雍碑》又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大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皇帝三临辟雍碑》,刊刻于西晋咸宁四年(278年)十月,无撰书人姓名,碑额题有“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大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23字,碑阳记述晋武帝司马炎设立学官、兴办太学、亲临辟雍视察讲演以及皇太子司马衷再次莅临之事,并追述了西晋的历史,称颂司马炎的才略;碑阴刻有学官、教职员、学生400余人的郡籍、姓名。现位于河南洛阳伊滨区佃庄镇东大郊村。
  此碑书法上规整统一,方笔居多,隶饰较重,撇、捺、横画波磔明显,点画则如滴水飞逝,落之为点,实则分崩万向皆宜,八面出锋,灵动多变。其横画起笔如刀斧利刃劈砍横剁,如“六”“士”“可”“西”等字,其碑为方俊,然此碑之笔称之为“方利”不为过,为魏楷之方,如此犀利之方极为神似,如此那种严整威严的庙堂气应运而生。碑额数字,大抵近楷,如“之”“又”“大”“盛”等字,一般碑刻碑额之字多为篆书或者篆隶,然此碑不同,其文为隶书,其字愈加舒朗明快,其捺画之形质已为楷笔。其横撇之画将隶饰写得淋漓尽致,横起撇末之笔方笔极重,如说其为尖方之笔也不为过,然其书写再配以圆转之笔,如“帝”“颂”“熙”等字之曲笔,使得方尖与圆润字形融合呼应,再以点画鲜明的装饰性来加持,使此碑既有严整,也不失灵动。此处理方式非碑额如此,其正文亦是如此。其书先求立而后破,立者为其主调,破之则为调味,如此大作值得细品玩味。
  整理:薛鑫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