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17日
阅读给人以幸福和清醒
○ 梁晓声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成就人生。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
  从小学四五年级起,我开始接触文学。不,那只能说是接近。一部破烂不堪的《聊斋志异》也曾使我欣喜若狂如获至宝。蒲松龄笔下那些美且善的花精狐媚,仙姬鬼女,皆我所爱,松龄先生的文采,是我百读不厌的。
  家中没有书架,也没有摆书架的地方。母亲为我们腾出一只旧木箱,我们买的书,包上书皮儿,看过后存放在箱子里。最先获得买书特权的,是我的哥哥。哥哥也酷爱文学。我对文学的兴趣,一方面是母亲以讲故事的方式不自觉地培养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受哥哥的熏染。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教学,比今天更体现对学生素养的普遍重视。哥哥高中读的已不是“语文”课本,而是“文学”课本。哥哥的“文学”课本,便成了我常常阅读的“文学”书籍。一册高中生的“文学”课本,其文学内容之丰富,绝不比目前一本什么文学刊物差,甚至要比目前的某些文学刊物的内容更丰富,水平更优秀。收入高中“文学”课本中的,大抵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章节,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无所偏废。
  “岳飞枪挑小梁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的小说,郭沫若的词,闻一多、拜伦、雪莱、裴多菲的诗,马克·吐温的小说,欧·亨利的小说,高尔基的小说……货真价实的一册综合性文学刊物。那时的高中“文学”课多么好!感激那个年代的高中“文学”课本的编者们!
  最使我感到愉快的时刻是冬天里,母亲下班前,我将大碴子淘下饭锅的时刻。那时刻,家中很安静,弟弟妹妹们各自趴在里屋炕上看小人书,我则可以手捧一本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坐在小板凳上,守在炉前看锅。大碴子粥起码两个小时才能熬熟,两个小时内可以认认真真地读几十页书。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火光闪耀的炉口,不免出神。
  我从读书中确乎受益匪浅。书对我的影响,少年时大于青年时,青年时大于现在。尽管如此,以后我不写了,仍会是一个习惯了读闲书的人。读带给我一种幸福、一种清醒……
  (本文根据作者2024年4月14日在第二届三秦教师阅读论坛上的视频致辞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