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8日
陕西代表团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3月6日上午的团组会议结束后,陕西代表团举行记者见面会,9位在陕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50多家境内外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
  赵一德、赵刚、王晓、严汉平、吴普特、徐立平、钟宝申、赵季平、方兰等9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集中采访。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武勇超主持见面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和彭博社、朝日新闻、法新社、中阿卫视等50多家境内外媒体,70多名记者参加见面会。
  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首先介绍了陕西省情和发展情况。随后,记者们踊跃提问、代表们认真作答,见面会现场气氛热烈。
  新华社记者首先向赵一德代表提问,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陕西考察,提出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的要求,而且鼓励陕西要“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请问陕西在落实总书记重要要求上有什么打算?
  赵一德回答说,去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陕西考察指导,我们深受鼓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结合开展主题教育,贯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一体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等重要要求,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陕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赵一德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我们将发挥好科教优势,以深化“三项改革”试点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以秦创原等创新平台建设做优“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协同推进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发挥好能源优势,坚持能源工业“稳控转”,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推进能源革命上奋勇争先。发挥好区位优势,立足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定位,深化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扎实做好开放通道平台建设、横向经济技术协作、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工作,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上奋勇争先。发挥好文化优势,坚持文物保护、文明传承、文化繁荣统筹推进,做深做实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这篇大文章,在建设文化强省上奋勇争先。同时,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多措并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改善关中地区空气质量,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三秦百姓,让现代化建设的成色更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向赵刚代表提问:“我们注意到,新质生产力不仅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还是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陕西能源资源丰富、创新实力雄厚、产业体系完整。请问,下一步陕西将如何发挥这些优势打造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赵刚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生产力迭代升级的大势、生产关系调整演进的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不仅指出了新发展阶段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更明确了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支撑。
  赵刚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陕西充分发挥在资源、创新、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相继出台了一批系统性的政策举措,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重点产业链为突破,着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陕西将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着力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不断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创新引领、龙头带动、链群协同,实施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锻造新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拓展延伸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加快布局未来产业,谋划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和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切实做好新质生产力的布局和储备。此外,陕西还将通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实融合,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加速。
  见面会上,吴普特、徐立平、严汉平、赵季平、钟宝申、方兰等代表还围绕上合组织农业合作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新时代产业技术队伍建设,革命老区产业发展情况,陕西的文化文艺发展优势,新能源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一一作答。
  来源:陕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