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1日
汉中市政协委员徐红菊剖析汉中旅游业发展趋势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2月26日,在政协汉中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常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红菊深入剖析了汉中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打造“温情汉中”品牌 挖掘城市旅游消费潜力
  随着旅游目的地的转变,游客越来越注重体验,城市作为独立旅游目的地的地位逐渐凸显。为应对这一市场变化,徐红菊建议将旅游目的地从传统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休闲街区转向城市本身,以充分挖掘旅游消费潜力。
  徐红菊强调,游客目前更倾向于选择某个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深入体验当地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城市成为引领旅游消费的重要风向标。她建议通过有效的营销推广,扩大消费,推动景区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将汉中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
  从消费角度看,游客对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不再仅依赖于传统景区景点的丰富程度和特色,而是更加注重城市整体接待环境的质量。她认为,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城市的“温度”。为打造“温情汉中”这一文旅服务品牌,她提出加强联动协作,提升景区、餐饮、交通、购物、住宿等服务质量。这不仅能刷新城市的旅游形象,还能吸引和留住游客,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遵循“市县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的原则,徐红菊提出整合发改(物价)、文旅、商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资源,以县区为主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深入开展汉中文旅服务品质提升行动。通过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共同塑造“安全有序、文明有礼、舒心便利”的城市形象。具体来说,实施六大行动:一是旅游景区提质行动,加强精品景区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开发多元旅游业态;二是旅游餐饮示范行动,培育壮大餐饮市场主体,推进“汉家菜”的传承创新;三是旅游交通便捷行动,建立“公铁空”联运体系,提供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四是旅游购物促销行动,加强文创和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丰富商品供给;五是旅游住宿扩容行动,提升住宿品质,推动多样化住宿产品的发展;六是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检查,强化旅游市场诚信建设。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旅游体验。
  推动华阳景区晋升5A级 开启文化旅游新篇章
  针对“市县协作、县域主导”文旅发展策略,徐红菊就积极推进华阳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出建议。
  汉中,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和知名旅游城市,不仅是汉江的发源地,还担当着国家南水北调、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关键水源保护任务。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汉中市考察,对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汉中能够成为“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作为汉中市的重要旅游景区,长青华阳景区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两大功能。因此,支持华阳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指示的具体落实,也是推动陕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5A级景区自2007年评定以来,全国已有339家景区获此殊荣,受到游客和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陕西省有13家5A级景区,但汉中市尚无一家。这与汉中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地位及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不符。
  为了实现汉中5A级景区的突破,省市文旅部门及汉中市委、市政府已确定将长青华阳景区作为优先创建的5A级景区,并投入大量资源。自2017年启动创建以来,华阳景区已投资近30亿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目前,景区已达到国家5A级标准,并荣获多项省级以上荣誉,为成功创建5A级景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继续坚持“市县协作、县域主导”的原则,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洋县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关注和支持。同时,应尽快对华阳景区进行资源评估,并将其列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计划,以加快创建步伐。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汉中市的旅游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汉中市的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