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4日
榆林市政协委员马晓莉:加大陕北民歌的音乐创作创新工作力度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在日前召开的榆林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遗保护开发、推动文化文艺事业发展等课题积极出谋划策。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的马晓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创新是大家一直关注的焦点,它的传承和创新主要是歌手和作品两大板块。四年一届的陕北民歌大赛,为我们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歌手。就目前而言,陕北民歌缺的是具有传承和创新的优秀音乐作品。马晓莉建议:在陕北民歌音乐创作创新方面再加大一些工作力度,尤其是在培养本土音乐作品创作方面能多一些举措,多推出一些本土的原创音乐作品。建议举办四年一届的陕北民歌音乐作品大赛,产生出更多更好的民歌音乐作品,大力推动陕北民歌的创作激情,为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从根本上解决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创新难题。
  陕北民歌是黄土地上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被誉为是《诗经》的活化石。神奇的黄土高原,孕育出中国音乐中极为独特的表现形式——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不仅反映了百姓真实而鲜活的生活,更是个体生命与时代大潮生动而清晰的记录者。在革命年代里,陕北民歌是中国革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历史见证者。不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陕北民歌都为宣传革命真理、鼓舞士气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在陕北民歌的重要发源地榆林,对以陕北民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正不断推进。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榆林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时指出,“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