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3日
洞见
以“村晚”赋能乡村振兴
○ 齐敏 王建宏
  “你过年也回来了,快搬个凳子坐这儿,咱们的‘村晚’联欢会演出,马上就要开始啦。”
  “现在咱们村上的环境一年一个样,变化可大了。‘村晚’联欢会,节目也嫽扎咧,年年都举办。”新春佳节期间,全省各地农村回乡过年的村民,在“村晚”联欢会现场,见了面总是乐呵呵寒暄个没完。
  “村晚”小舞台,群众表心声。我省各地一台台由群众自发举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村晚”联欢会,轮番热闹上演,不仅丰富了三秦大地乡村群众的公共文化供给,营造了浓浓的乡村过大年氛围,也让外出返乡的人们感受到了满满的乡情,同时也彰显了乡村文化自信,更诠释了文化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现在国家政策好,村上的环境美,产业兴,农民富,我们逢年过节给大家表演,尽一份力心情舒畅,通过文化活动提振父老乡亲的精气神。”各地自发参加演出的群众,带着喜悦之情这样表达心声。
  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钱袋子鼓起来之后重视精神财富”正成为农村群众的新期盼。乡村振兴要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全省各地,利用“村晚”联欢会,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不断推进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努力让乡村美起来、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
  乡村要振兴,文化为引领。这些精彩纷呈由村民群众自办、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村晚”联欢会,不仅激发了乡村文化能量,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将农村“种文化”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可以说,这些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的“村晚”舞台,不仅是文化活动的惠民舞台,也是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精神“加油站”,更是延伸产业链条、挖掘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旅游的“新引擎”。
  全省各地的“村晚”联欢会,在越来越多的村组社区上演,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将生活、劳作的现实图景演绎成富有艺术性的文化节目,以“就地取材”的智慧和创新力有效弥补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短板,推动农村地区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同时也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能够有效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各地可以利用“村晚”联欢会,积极探索与康养旅游、研学体验、民宿发展、电商销售、运动休闲等相结合,展示全省新农村新气象,增加乡村的吸引力,激发乡土文化的内生力,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精神动能。
  乡村振兴,既要生活富裕,更要精神富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使村民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获得感、幸福感。各地的“村晚”联欢会,在节目选择上,都积极倡导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劳致富、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内容,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动人励志故事,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搬上舞台,用歌唱、舞蹈、小品等形式来呈现,将极大激发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科学生活方式,营造向上向善文明和谐新风。
  可以说,各地每年“村晚”的热闹上演,不仅给群众分享了一段快乐时光,也让村民在欣赏“村晚”中增添建设美好家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既闹新春又聚人心,既丰富了村民生活又传承了村规民约,在愉悦群众的同时也种下了乡村文化复兴的希望。同时,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激活了各地乡村的文化资源,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获得感,使大家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滋养乡风家风民风,不断助力乡村文化“活”起来,村民精神“富”起来。从而积极赋能乡村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