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了声音,这世界将会怎么样?”
声音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声音既有温度、也有感情,对于一部优秀的广播电视作品来说,当精致的画面和跌宕的故事情节辅佐以完美的音效,两者的“强强联手”方能让作品看起来更加绚丽多彩、打动人心。优秀的录音师,是语言艺术的创造者,是雕刻时光的声音魔术师;他们于无声处、在安静中,创造着万钧之力。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师吴蓝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吴蓝毕业于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的高等学府——中国传媒大学,获得广播电视艺术硕士学位。象牙塔内的课程不仅让她不断汲取营养、夯实基础,更让她养成了勇于钻研和探索的习惯。进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后,她在录音领域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绽放出绚烂的才华。
一直保持着全球汉语广播收听市场的领先地位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华语电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吴蓝持续贡献着自己的专业造诣。在任职近二十载光阴里,她参与了大量节目的录音工作。她娴熟掌握录音技巧,在后期处理、特效制作、音频素材采集等方面自由翱翔,为听众提供表现力充盈的高品质声音。
凭借深耕行业多年的实战经验,吴蓝善于将数字技术显于形而化于境。她研发了多个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认可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例如:“广播录音音频智能采集系统”和“广播录音语音识别质检系统”,助力着录音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吴蓝在广播录音行业采音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哪种数字录音设备,采集和压缩后的声音品质都不理想,尤其是经过采用8KHz/16bit采集的音频甚至出现了声音失真、对环境噪音和动态噪音不能有效减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因此,执着于专业水准的吴蓝经过数年的研究与比对,终于将音频采集软件的效率与准确性大幅提高,不仅能够自动识别广播录音中的语音功能,还能将其转换成文本形式,更是满足了后续的质检和分析需求,这些都是广播音频行业急需的功能,也因此使得吴蓝研发的音频系统被行业内广泛应用。
迄今为止,吴蓝的软件不仅被应用于多部纪录片的制作中,还被许多录音设备生产企业所运用,涉及的产品高达数百种,这些产品被热销至全国各地,销售额高达亿元。吴蓝凭借高超的专业水平在行业中不断赢得美誉。她以技术的创新为视听作品的语言语法提供了更深刻和更便利的表达方式,而那些承载着艺术创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和人类情感触觉的作品,经过吴蓝的妙音赋能,展现出独一无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