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陕北》作者姬晓东(左)与国家级非遗“陕北民谚”传承人王建领对谈 王金辉 摄 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于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集中展示图书40余万种,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参展商达720余家。陕西多家出版社携精品力作亮相,发布新书,举行座谈,作者与嘉宾对谈创作体会,分享创作心路。
陕西人民出版社长篇小说《大陕北》上市当月即实现加印
1月12日上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分享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这场活动的焦点是作家姬晓东的最新长篇小说《大陕北》。
“羊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在“陕北歌王”赵大地现场演唱的一曲《古老的信天游》歌声中,陕西人民出版社《大陕北》新书分享活动拉开序幕。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川鑫、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王欢院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小说的出版价值和意义,认为作品展示了陕西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壮美雄奇的黄土高原自然文化,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体现了文艺作品永恒的精神追求,值得宣传和推介。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杨冬权,为读者解读了小说的红色历史背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谚”传承人王建领与作者姬晓东用陕北方言对谈陕北文化,讲述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特别嘉宾、影视演员姬他,用视频方式祝贺《大陕北》上市,并期待作品早日改编成影视剧的一天。活动在赵大地带领全场观众高唱《东方红》中落下帷幕。出席活动的领导还有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惠西平,陕西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与反违法反违禁处处长张涛,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赵小峰,陕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关宁。分享会现场氛围热烈,高潮迭起。
《大陕北》2023年10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作家姬晓东继畅销小说《旱码头》《记者》等之后的第七部长篇小说,上市当月即实现加印。这部浓缩“千年中国社会大变革,陕北知识分子大觉醒”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从民国十八年陕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0年时间里,米脂县马氏庄园“光亮堂”地主马瑞琪与榆林城“通天苑”资本家万友善,以及他们的儿女马伯雄、马苗与万仙如、万星明、万向明之间,恩怨情仇、爱恨交错、生意竞争、利益博弈、信仰重建的故事,从他们身上能看到陕北人民荣辱兴衰的苦难史和顽强不息的奋斗史,更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史。
透过李白杜甫回望盛唐文化宇宙的意义所在
1月12日下午,“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李白、杜甫——韩潇新书分享会”举办。贴花钿、手抄唐诗、打卡拍照……各类有趣的互动活动将读者带入了辉煌灿烂的盛唐时代。
《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李白》《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杜甫》的作者韩潇更为现场的读者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唐诗课。他以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为切入点,以一篇篇传世名诗背后的故事、典故勾勒出李白和杜甫的人生轨迹和他们所处的盛唐时代。
读者被韩潇生动幽默、干货满满的讲述深深吸引,活动中还有身着唐装的“大唐士子”和读者进行唐代文学知识答题互动。 作者韩潇在撰写这两本书的创作手记中说道,李白之于我们最伟大的意义在于,他总能在人生最失意之时,迸发出最有信心的文字,这些至暗生命中的呐喊,时隔千载,仍能给我们力量与鼓舞。而杜甫的伟大也不仅仅在于他的忧国忧民,更在于他用尽一生的执着与一次次经历希望、失望、绝望,依然不放弃对盛世的守望。
这些都不是仅仅去读他们的文集和传记能读出来的。以诗歌勾连生命,以生命观照时代,这便是透过李白杜甫,去回望盛唐宇宙的意义所在,这也是《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李白》《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杜甫》这两本书希望带给广大读者关于李白和杜甫的解读。
该场活动受到现场读者的热情支持,并通过陕西人民出版社视频号和哔哩哔哩两个平台进行了全场直播。
和谷《照金往事》(英文版)发布积极向海外传播中国声音
1月11日下午,《照金往事》(英文版)(OnceUpona Timein Zhaojin)新书发布会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展台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川鑫,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欢院,《照金往事》作者和谷,译者石春让,北京中外翻译咨询公司总经理顾巨凡等嘉宾出席发布会。
活动伊始,陆彩荣、刘成勇、马川鑫、王欢院共同为新书揭幕。随后与会领导分别发表致辞。
陆彩荣表示,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之际,发布这样一本重磅图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照金往事》的出版展现了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研究与对照金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而《照金往事》(英文版)的发行,也无不体现了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具有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学精品图书“走出去”的深刻决心。
刘成勇指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出版在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建设出版强国,是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希望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多出好书,与国家版本馆共同为守护中华文明根脉、涵养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马川鑫认为,长篇纪实文学《照金往事》对于总结我党的历史经验、更好地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有重要的意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具体实践。
王欢院表示,《照金往事》是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近年来挖掘整理红色资源中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教育社经过精心酝酿推出的《照金往事》(英文版),积极地向海外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在这个方面教育社在集团几家出版社里面也是典范。希望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再接再厉,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再创佳绩。
《照金往事》作者和谷、译者石春让在新书发布会现场畅谈《照金往事》在写作与翻译过程中的“初心”与“往事”。
《照金往事》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荣获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一经出版就引起巨大反响。此次英文版的出版,更是旨在向世界讲述照金故事,阐释照金精神,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深刻实践。未来,中外公司将继续以语言优势为基础,以国际传播能力为跨文化表达依据,积极助力中国优秀文化出版作品走出去,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多贡献。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张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