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1月8日上午,由陕西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秦蜀古道北栈考古调查工作培训班在汉中市开班。陕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周勇出席并讲话。汉中市文物广电局局长徐红菊出席会议并致辞。
孙周勇表示,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翠云廊古蜀道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配合秦蜀古道“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实施,为国家文物局即将启动的秦蜀古道考古调查进行技术准备和思想动员。他要求,全体学员要紧抓今冬明春的窗口期,保质保量完成秦蜀古道本体及沿线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为秦蜀古道保护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华教授对秦蜀古道北栈考古调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作了介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局相关负责同志分别阐述了陕西、甘肃两省秦蜀古道考古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培训为期两天,采取专家授课、考古调查、记录实践和学员交流等方式,内容涉及秦蜀古道线路与历史文化价值、考古调查与实践、数据录入与资料整理等。9日,参训学员前往位于汉中市勉县褒城镇的褒斜道鸡头关段和汉中市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和记录实践。秦蜀古道北栈沿线陕甘两省7个市、26个区县文物局和文博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近百人参加培训。
秦蜀古道距今有近3000年历史,是黄河、长江流域文明交融的主通道,也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陈仓、褒斜、傥骆、子午、荔枝、米仓、金牛7条古栈道延绵千里,通川达关,为中国古代交通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把秦蜀古道保护作为传承优秀文化、建设文化强市的重中之重,制定《加强历史文化传承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秦蜀古道遗产活化工程规划》,举办秦蜀古道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论坛,《汉中栈道》七集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央视热播,褒斜道留坝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规划》,华阳、石门栈道、龙头山、灵岩寺等成为陕甘川蜀道文化旅游线路上的爆款景区,秦蜀古道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汉中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以秦蜀古道“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文物保护体制机制,精心开展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力做好秦蜀古道文物考古调查和遗址遗迹研究阐释,摸清文物家底,打牢工作基础,推进活化传承,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陕西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的汉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