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0日
我的桃花源
○ 杨莉
  今日再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稔熟的字句琅琅上口。恍然间我就是那青葱岁月的白衣少年,旭日初升,在青草葱茏、春和景明的校园里一遍遍诵读这篇千古奇文。
  艳羡武陵人,渴望有朝一日亦能在山野间会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之新奇遇见,充满意外和惊喜。
  人生过半,武陵人机缘我总也觅而不得,所遇均是桃花源的枝枝末末的影子:或有十里桃花落英缤纷;或有渔人,有良田美池桑竹花红柳绿、安逸悠闲的田园风光;或遇见“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的异域风情;所到之处也“设酒杀鸡作食”,未到之地“闻之,欣然规往”。
  但陶渊明的“记”我是信其有的,至少它在人们的精神永乡里。这“桃花源”安逸闲适,宁静和平,热情好客,秩序井然,世人皆向往。它隐藏于尘世,俗人闻之寻未果,“皆叹惋”。缺憾是一种求而不得之美,它让人牵肠挂肚,心心念念。遗憾、憧憬的情绪和简练、隽永的笔触使这篇美文流芳百世。
  每个人大约都有自己一处“桃花源”,一城一室、一山一路,亦可是一花一草一时节,静态的景致添加了个人情愫会生出千万般心思,若是有人说“正合你意,我深感幸福”,那更是妙不可言。
  细细思量,我的“桃花源”似乎是在某城某街,初秋微凉,蒙蒙细雨,都市霓虹闪烁,夜如昼。我们一行几人推开千般离不开工作、万般放不下的家,做个“快乐的自己”,或放肆玩闹逗笑,或推心置腹窃窃私语,任凭秋雨打湿长发,哪管行人侧目咂舌,那种酣畅淋漓的放松,让人久久沉浸其中。
  多年以后我们再次回想那时仍意犹未尽,年少轻狂的岁月啊!无心之举竟成了我们日后一件无右话题。不做谁的谁,只做我自己,无忧无虑,无案牍之劳形,无琐事缠身。那份恬静、那份美好终酿成这坛浓香馥郁的“桃花”美酒,其香经久不散。
  抑或我的“桃花源”是那个雨后初晴的夏日。因工作要取一些照片,那天光线正好,事也不急,“把工作暂当度假”。拍照是喜爱又拿手的,轻松且自在,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草木葳蕤清甜,如此便已十分惬意!
  归时偶遇一大片野生的不知名的黄花竞相绽放,怒放的、含苞待放的,洋洋洒洒,满眼喜爱。花朵嫩黄,形似桃花;叶子状似袖珍版荷叶,肥厚翠绿,小花色正鲜美,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意外之喜更使此行完美异常!人生能有几回醉,彼时我已深深沉醉在这片夏日旖旎中。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确,我的“桃花源”不过是感念瞬间美好,有意料之中的温暖,也有出其不意的惊喜,自得其乐罢了。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道于外人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