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3日
时代向前,吾辈向上 ——读《骆驼祥子》有感
○ 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六年级 陈泽然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旧时代下的小人物,潦草涂涂写写,不过一片唏嘘……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通过描写人力车夫“祥子”一波三折的悲惨命运,展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底层人民的生活,揭露了旧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压迫。
  故事里,青年祥子怀揣着希冀只身从农村来到北平,希望通过自己的勤俭攒下一份家业,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无奈造化弄人,昔日那位像骆驼一样高大、健壮、勤勉、诚恳、要强的祥子,在命运接二连三的重锤下,最终成了老舍口中的“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三起三落”,祥子的命运让我悲痛。我深刻体会到:人如果想摆脱困境,光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除了需要自身勤勉,能“埋头走路”,还需要接受教育,能有能力“抬头看路”,更需要一个长治久安的国家,能为每位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让人们都能劳有所得。
  “迷信愚昧”,祥子的无知让我愤懑。书中,祥子唯一挣钱的本事是一身壮硕的身板,唯一知道的挣钱的方法是拉车。一场风寒就会让祥子陷入“没钱吃饭” ——“带病出车” ——“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缺乏教育,祥子在妻子难产时没有前往医院就医,而是听妻子的求助于神婆,最终人财两空。祥子他不努力?不学习?意志薄弱?显然都不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温饱都成问题,读书更是大户人家的奢侈品啊!
  “堕落沉沦”,祥子的结局让我惋惜。“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平,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祥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与命运艰苦卓绝、不屈不挠地搏斗了四次,最后才倒在了第四次命运的重锤下。我们应当看到,祥子的不幸除了有自身的原因,也与动荡的国际时局与无力抵御入侵,更别说为国民提供基本保障的孱弱政府不无关系。
  一声叹息,给祥子,也给老舍先生笔下“吃人”的旧社会。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新时代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可以在优渥的环境下汲取知识;我们可以在平等的机会中同理他人;我们可以在未知的挑战下收获成长……
  所以,奔跑吧,亲爱的吾辈少年!以理想为马,挥鞭启程;以奋斗为刃,披荆斩棘;以知识为盾,击鼓催征。接续先辈们笔下顽强的精神,共赴如您所愿的最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