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跨年非遗绝活展演现场表演的渭南合阳提线木偶《闹春》 陕西省文化馆供图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齐敏)为充分发挥陕西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展示“丝绸之路”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扩大“丝路非遗”品牌影响力,12月29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商务厅主办,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寻味丝路 非遗匠心”丝绸之路非遗美食季启动仪式暨陕西省跨年非遗绝活展演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举行。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晓燕,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郭绍敏,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赵艳,陕西省商务厅商贸服务业处副处长王朝军,陕西省文化馆馆长邵怡,陕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杜俊杰,以及全省各地文旅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郑晓燕和郭绍敏宣布活动启动。
“龙腾盛世 相约非遗”陕西省跨年非遗绝活展演以“赏丝路之美 赴非遗之约”为主题,来自全省多个市县的非遗传承人,通过集中展示才艺绝活的形式,呈现陕西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内涵。
展演活动在横山腰鼓《鼓舞声声迎盛世》中拉开帷幕,其恢宏豪迈、大气磅礴的乐舞敲响迎接元旦的鼓声,也将元旦的祝福送给每位观众。经典陕北民歌《东方红》高亢入云、穿越历史的回响,让人魂牵梦绕。陕北说书《陕北好地方》在热情洋溢的旋律中诉说久远故事,传承红色血脉。红拳、杂技与魔术的精彩亮相,彰显出非遗传统体育与游艺项目在体力、智力与技巧上的独有活力,红拳多个拳法和器械的表演行云流水、刚柔相济,展现着中华武文化的精髓。杂技对身体的极限诠释和体能挑战,让技与艺完美结合。来自渭南本土的魔术队伍,将玄妙演绎得出乎意料。秦腔与皮影戏《大登殿》,渭南合阳提线木偶《闹春》,古琴、书法、茶艺表演与剪纸艺术交相辉映的《中国韵味》,一起将陕西非遗的博大精深呈现给观众,赢得现场掌声阵阵。
活动还特别邀请到历届陕西省群星奖作品舞蹈《火红的萨朗》《行鼓行》和小品《妈妈的邀请函》,在深度解析非遗当下演变的创造活力中,让传统舞蹈与手工技艺的创新性发展实现魅力绽放。
此次非遗绝活展演活动,旨在让“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理念深入人心,让非遗在交流互鉴中活力永续、生生不息,也是全面展示和总结陕西非遗系统性保护经验成果的一次盛会,更是展示魅力丝路、多彩非遗的一次生动实践。
下一步,陕西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指导方针,大力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在助力陕西非遗品牌活动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中,奋力谱写陕西非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