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文坛老树展新芽,春风又绿江南岸”。12月26日,由汉中市南郑区文联、区作协举办的余成新三部新著座谈会在南郑区图书馆举行。
王蓬、何振基、吴全民、朱军、李振峰、蒋春霞等汉中本地文化人士、作家40余人参加。会议由南郑区原文联主席、区直机关工委原书记路汉旭主持。
余成新向南郑区图书馆赠送《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捉鳖的人》《汉水纪事》三部著作,李建新赠送其纪实文学作品《被遗弃的山妹》,图书馆向他们颁发荣誉证书。书法家马俊惠、王维宾向余成新赠送书法作品。
王蓬回顾与余成新相知、交往故事,并通过对南郑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和作者成长工作经历的分析,解读余成新三部著作尤其是小说的独特气质和文学魅力。
何振基分享对文学创作的感悟,称生活积累是文学创作的最大源头,并对三部著作做点评:《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展现对特殊时代的纪念,具有史料性、抢救性等特点和作用;《汉水纪事》对南郑很多历史地理典故做了记载,充满乡愁记忆;《捉鳖的人》将小人物原型化、图像化、故事化,体现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积累。
“汉江的形成、发源、历史地位与作用,汉中三堰,以及近代围绕汉中的各项水利工程,作者收集各种史料,引经据典,在书中都为我们做了细致入微的记述,将汉江水系及其航运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南郑区作协主席蒋春霞逐篇逐章节对《汉水纪事》做内容提要与阅读感受分享。她讲,“我深深被这本书所打动,它让我看到了家乡的美,也让我看到了家乡的痛。”
“记录与评议结合,写实和褒扬并举,文学与史学相融,追古和写今同行。以文人的笔、善人的心,长时空、大跨度,不拘格式,不限范畴,为汉水记功,为南郑补史,为贤者作传,为故乡添彩。”李振峰对文史兼具的《汉水纪事》尤为青睐,称该作品以其明显的综合性、生动性、史料性、趣味性、积极性等,独秀于南郑文学作品之林。
余成新,汉中南郑人,年过古稀,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短篇小说《九十九大叔》曾获陕西省农村题材征文奖。近年与人合著《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40余万字,以详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图片,系统全面地辑录了汉水航运与汉中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往事。并编撰、修订、整理纪实文学集《汉水纪事》和短篇小说选集《捉鳖的人》共30余万字,于近期陆续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