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0日
负伤前行
○ 周 颖
  《抓落叶》一书中,小男孩艾略特因其孤僻内敛的性格和怪诞的想象,造成家人对他的误解,心里的抑郁和封闭伴随了他的一生,但在此过程中,他学会了带伤前行,最终实现了与自我的和解,如同飘零的落叶,最终落在坚实的大地上。
  生命的发展常伴随伤痛,但生命更多是一个负伤前行的过程。
  有人认为,一切伤痛皆应努力治愈,未能治愈的也许只是暂时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而已。毫无疑问,治愈对生命的伤痛来说是最好的慰藉,是根除疼痛的最佳方法,治愈会让我们更加轻松地披挂上阵,明快晓畅,不带任何羁绊。但是,治愈真的能“康复”一切吗?生命的伤痛,恰恰如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秦淮河中流淌着的三十万亡灵的血水,东航空难中一百多人生命的挽歌。有人说时间会抹平一切,但这只是旁观者徒劳的慰藉,民族历史上所凝结的疮疤,失去亲人的苦楚,又怎能是时间能够冲淡的?我们常能做的,只能是在累累的伤痛中咬牙爬起,生活依然要继续,消极等待着治愈并不可取。
  人有时是善于遗忘的动物,有人曾戏谑:“人类从历史中吸取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又有常言道:“好了伤疤忘了疼。”治愈能给人以精神肉体处最轻捷的便利,但又会导致人一次又一次在同一个地方不断地摔倒和流血。而苦难在人的生命中留下的伤痛,常常使我们警钟长鸣,使人警醒,带着伤痛前行,避免了重蹈覆辙的灾祸。带着伤痛的生命,在人生的进程中会显得格外厚重和沧桑,恰如青铜器上的迹迹斑痕,诉说着所历的无数岁月的艰辛和难耐。
  然而,伤痛的必要不代表所及的每一件事皆需留下伤痛。带着过多的伤痛生活,只会感受到生命难以承受之重。治愈给人以奋起的动力,让人重新鼓足面对生活的勇气,而伤痛的生活更是让人多了一分面对生命的豁达、从容和自信。
  艾略特终身负伤前行,在他与“落叶般的孤独感”搏斗时,他学会了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在他的眼里,细听池塘的风雨也不失为一种宁静。负伤前行中,可笑看人生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