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樊敏碑》 《樊敏碑》,刊刻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三月,拓本纵255厘米,横117厘米,22行,行29字,有篆额阴文2行12字:“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碑阴刻北宋眉山邱常与南宋眉山程勤懋题跋,碑首以两兽蟠其上。记叙了樊敏的家族世系源流、东汉时代动乱情况和四川地方史事等。现保存于四川芦山县东汉石刻馆。
《樊敏碑》或因石质及年代久远等原因致使字口锋芒缺失,虽无全貌,但难掩其古穆方整、朴茂大方、庄严精整之气。厚浑之形质见于外,遒劲之意趣表于内。字中多显宽博舒朗,章间更见古朴茂密,使其密而不促,紧而不挤,与《圉令赵君碑》之内放外收之态有几分相似,其章法采用句读断行之法形成大片留白,计白当黑,“面”之巧布孑然于心,形成大舒大密之对比,甚为高妙。
碑的风貌亦似《郙阁颂》和《衡方碑》。较之《衡方碑》则谨严险峻不足,然敦腴婉丽过之;不及《郙阁颂》古拙天然,但超其端凝古逸神韵。古人之书纵有万般变化,然其意一以贯之。
整理:薛鑫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