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12月15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举办,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咸阳博物院、茂陵博物馆、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安康市博物馆、旬阳市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协办的“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西安、咸阳、安康三地市十一家省内文博单位的各类文物92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件(组)、二级文物12件(组)、三级文物33件(组),等级文物占比约62%。主要包括反映民本思想的铭文瓦当、铜镜以及农业发展的各类农具,代表廉政制度的印章、封泥、钱币、度量衡,以及表现廉政文化内涵的獬豸、玉蝉、扑满、节约等文物。
本次展览由汉代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人物四部分组成,展览具有一定学术性、原创性、创新性,主题内容科学、框架结构合理,融合吸收诸多科研成果,打破常规解读文物背后的廉政文化内涵,创新转化展览表现形式,形象化展示廉政内容、廉政文物以及廉政故事。整体策划旨在丰富汉阳陵展陈内容和展示体系,解读吸取汉代廉政文化基因,以增强社会公众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在致辞中强调,用文物讲好廉政故事,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汉风廉韵”展以汉代为明确时段,以文物、文献、人物相结合的方式,解读汉代廉政文化,兼具政治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给人以深刻思考和有益启发,是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较高质量文物展览。
据悉,下一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将通过图片展、线上展等多种形式,超越时空限制,以更灵活更长远的方式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丰富完善汉阳陵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努力开辟廉政文化教育体验新空间,探索考古类遗址博物馆因地制宜对接时代需求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