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8日
我国将为抗联文物摸家底
  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印发《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明确,力争到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抗联文物资源底数进一步摸清,保护管理状况明显改善,展示传承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教育功能有效发挥,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弘扬。
  抗联文物涵盖东北抗日联军相关的各类遗址遗迹、抗联将士遗留下的各类遗物遗存,是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斗争与发展历程的真实见证,生动诠释了抗联将士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
  三部门提出,要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为重点,兼及东北其他地区,开展抗联遗址遗迹专项调查,厘清抗联文物资源底数和保存状况。同时提升抗联文物保护级别,指导地方及时将新发现的抗联遗址遗迹依法登记并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核定公布一批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组织抗联纪念馆和遗址保护机构加强抗联文物藏品征集,认定一批馆藏珍贵文物,编制抗联文物清单,建设抗联文物数据库,推动抗联文物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
  我国还将实施吉林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等重要抗联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通过统筹文物、党史、军史、档案、地方志等研究力量,联合开展东北抗联实物、文献、档案、老照片、口述史的抢救、征集与研究,拓展抗联文物和史料跨国征集渠道和国际合作研究。
  东北抗日联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专项规划也将编制出台。我国还将实施一批抗联文物连片保护和整体展示项目,全面消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抗联遗址的重大险情;持续组织开展抗联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高抗联遗址遗迹整体安全水平。
  计划明确,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抗联文物的展示水平,提升相关场馆的专题展陈质量,策划推出一批精品主题陈列展览;推动“抗联文物+乡村旅游+自然风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围绕抗联“西征”等主题,打造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同时要推动抗联主题博物馆、纪念馆和旧址保护机构与周边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共建共享,设计符合不同年龄、不同群体认知特点的多样化主题教育。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牛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