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9日
陕西5个项目入选“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为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提升育人效果,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公布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确定了10个示范项目、100个精品项目名单。陕西有5个项目入选,其中“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入选示范项目名单;“发挥红色展馆力量 在传承西迁精神中构筑思政育人新高地”“文化传承 铸魂育人‘三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讲好延安革命故事·赋能西大红色基因 西北大学‘大思政课’主题案例”等3个工作案例和“‘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馆校联动系列思政课程”1个新媒体产品入选精品项目名单。
  “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是此次确定的全国10个示范项目之一,该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青团陕西省委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安市文物局、咸阳市文物局、铜川市文物局、渭南市文物局、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西北大学革命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承办,于2023年7月17日至21日开展。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美术学院10所省内外高校的50余名师生组成专项社会实践团队,从西安出发,至延安为终点,重走了抗战时期爱国进步青年北上延安之路,途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洛川会议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全程约400公里。
  活动组织方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开展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将思政课堂开在纪念馆中、开在革命旧址上;策划“红+”系列活动,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阐释革命精神的价值内涵和时代意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模式,全面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实物感触、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追溯着爱国进步青年的足迹,切身体悟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理想与信仰之路,思考中国共产党对进步青年强大感召力的来由。参与活动的师生充分发挥学科专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在沿线村庄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助农、乡村治理、农产品设计等活动,助推红色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为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和赋能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