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7日
东汉《史安国祠堂题记》
东汉《史安国祠堂题记》(局部)

  《史安国祠堂题记》刊刻于东汉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铭文右侧是被密折纹环绕一圆形、圆形的四周为空隙间,三边均刻有两条鱼形,另一边刻有人首蛇身并有翅膀的图像。画像雕法为平面浅浮雕。画像右侧题字一行,共28字:“国子男字伯孝年适六岁在东道边孝有小弟字国得天年俱去皆随阴”。整石纵68厘米、横107厘米;左方题刻10行,共452字。1980年春在山东省嘉祥县满硐乡宋山村出土,后曾移于武氏祠,现藏于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
  此碑为隶书,虽无明显的雁尾挑脚出现,却似《石门颂》般宽博开张。其字形随势而成,随性而就,笔法明显,且有草隶之率意,整体形制极为自由,不拘泥于汉隶体式,有行无列一挥而就。细品其意味,部分字极似简帛,如“竭”“恩”“悲”“还”等字,书写表意性极强,甚至部分字迹有些许章草意味,更增加了此碑灵动性,化繁为简,肆意挥洒,此碑亦为隶变之时另一段无极翘楚。
  整理:薛鑫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