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8日
陕西省非遗专干茯茶专题培训班举办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 通讯员 蓝剑)11月12日至17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咸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协办的陕西省非遗专干茯茶专题培训班暨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举办。陕西省文旅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张智霖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省文化馆党总支副书记、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杜俊杰主持开班仪式,来自全省各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保护中心的70余名专职干部参加培训学习。
  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遗保护的系列重要讲话与指示精神,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推广茯茶项目生产性保护经验,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陕西非遗保护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张智霖指出,传承是一份敬重、一份崇仰,是非遗保护永恒的主题。我们一定要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只有将非遗自身的优点充分弘扬,才能传承,从而创造出新的传奇。
  杜俊杰表示,2022年11月,咸阳获茶制作技艺作为44个子项之一联合申报,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陕西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2023年,时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布20周年,培训班的举办就是宣传、践行公约的重要活动之一。
  为了办好本次培训,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特别邀请陕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李长庚为学员教授党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省政府特聘非遗保护评审专家傅功振专题教学《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陕西省茶业协会会长、泾渭茯茶创始人纪晓明主讲《咸阳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长安大学教授、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金栋昌主讲《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利用的整体格局与陕西发力点》;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肖雪锋主讲《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塑造与传播——以陕西为例》;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省文化馆研究馆员修建桥专题授课《非遗工坊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培训期间,全体学员还前往咸阳市茯茶小镇,参观考察了茯茶博物馆、非遗工坊,与传承人现场交流;赴陕西省第二批非遗工坊——鼻烟壶艺术馆,进行了内画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传统纹饰等的鉴赏和现场体验。
  结业仪式上,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刘洋、榆林市文化馆刘江华、汉中市汉台区文化馆刘艳代表全体学员作了交流发言。杜俊杰作总结讲话,并与修建桥一起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