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8日
国画周刊·展览
净妙庄严 中国佛教文化艺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吴为山 《弘一法师像》 雕塑 59cm×24cm×15cm 2006年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藏

李瑞清 《佛像》 纸本设色 98.4cm×51.4cm 1918年 中国美术馆藏

弘一法师 《悲欣交集》 纸本书法 23cm×23cm 1942年 上海圆明讲堂藏

吴冠中 《五台山佛光寺唐塑》 纸本水彩 43cm×38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清〕 任伯年 《禅杖罗汉》 纸本水墨 28.3cm×29.9cm 18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 《罗汉册八开之七》 纸本金笔 27.5cm×31.1cm 1920年 中国美术馆藏

〔元〕 中峰明本 《书法》 纸本书法 32cm×62cm 中国佛教书画艺术交流基地藏

卢是 《临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经变故事图》 纸本设色 33.1cm×125cm 1942年 中国美术馆藏

〔清〕 八大山人 《秋窗竹韵图》 纸本水墨 159cm×64cm 中国美术馆藏

〔清〕 石涛《清芬共拂》 纸本水墨 101cm×39.5cm 1698年 中国美术馆藏

隐元隆琦 《行书》 书法 124.5cm×25.5cm 17世纪70年代 中国美术馆藏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郑伟斌)近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净妙庄严——中国佛教文化艺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展出古今艺术名家、高僧大德创作佛教题材绘画、书法、雕塑作品100余件。这些作品包括中国美术馆珍藏的老一辈艺术家和佛教界人士创作的佛教书画作品,围绕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新创作的艺术作品,以及佛教界人士围绕佛教经典名句、禅诗偈颂、对联等内容创作的书画作品等。本次展览的作品涵盖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其中包含中峰明本、一山一宁、隐元隆琦、石涛、八大山人、竹禅法师、弘一法师、圆瑛法师、丰子恺居士、隆莲法师、赵朴初居士、一诚法师、传印法师、演觉法师、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等历代高僧大德书画珍品,以及张即之、仇英、丁观鹏、任伯年、齐白石、吴冠中、饶宗颐、沈鹏等名家名作,值得注意的是弘一法师临终遗墨“悲欣交集”首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佛教与中华文化因缘甚深,彼此交融,相互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佛教协会始终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将加强佛教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路径,开展古籍文物整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团结引领全国佛教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契理契机、与时俱进地融入佛教教义思想,推进佛教中国化走向深入。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观众以审美体验陶冶心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心灵,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中国书画、雕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中国佛教艺术是绚丽多彩的中华艺术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其以陶情冶性、凝神定志、抒怀载道的独特功用,成为通达和表现中华文明精神境界与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此次展出的作品继承前贤精神风骨、展现新时代中华气象,意韵生动、禅趣盎然,是当代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一次集中呈现。
  本次展览是继2021年“翰墨赞盛世·丹青颂党恩——中国佛教书画邀请展”、2022年“黄檗文华润两邦——隐元及师友弟子的禅墨世界书画展”之后,中国美术馆与中国佛教协会合作举办的又一佛教文化大展。
  据悉,该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8、9号厅,展出至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