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6日
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走进长安区
    采访团成员品鉴葡萄酒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11月3日,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长安区委副书记王韬致发布辞。
  王韬介绍,长安区南依秦岭、北接市区,山、川、塬、河皆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长安乡村的写照,山水相依、田园相生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独特的生态和区位优势。近年来,长安区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招”,深入实施“六大筑基”行动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八大助力”行动,全域建设花园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趟出一条生产生态生活融合、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城市乡村自然融合的发展新路。经过努力,“全域建设花园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入快车道,村民的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长安唐村:
  古寨换新颜 引领乡村旅游新方向
  发布会后,媒体团一行走进藏龙寨村,领略老村子的新风采。藏龙寨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历史文化名村。目前,该村全力打造在原南堡寨老村建成的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这里不仅有民宿、帐篷,还有散落在古寨中的精致小铺,不管是有地方特色的凉皮夹馍、油泼面等吃食,还是中式点心、文创产品,都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品尝,成为乡村旅游示范点。
  据了解,该村通过集体、村民、企业“三元共建”,实现强村富民,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5万元,200余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
  太阳葡萄小镇:
  小葡萄鼓起“钱袋子”
  2007年,引镇街办南寨西村引进“太阳葡萄小镇”现代农业园区,葡萄种植及加工占地1000余亩,以种植有机葡萄为基础,以酿造葡萄酒延长产业链,以葡萄酒文化为产业发展灵魂,建设成集种植、深加工、研学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年接待游客十余万人。
  据了解,南寨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分别与农户、公司签订协议,统筹统管,探索“企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的模式,定期组织新型农民培训,让村民掌握先进的种植、酿酒技术,带动100余名周边村民在葡萄小镇就业,每年工资总收入200余万元,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强村富民”的目标。
  水寨社区:
  老百姓住进了大别墅
  一幢幢红瓦白墙的新楼房,一条条整洁通畅的水泥路,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四周环境优美怡人……走进长安区子午街道东三村新型农村社区水寨社区,一股产业兴旺、村容整洁、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扑面而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令人陶醉。
  水寨社区一期项目2016年底全部完成,村民整体回迁,入住462套连体别墅和70套多层的新社区,二期项目建设也全面竣工。该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发展新模式,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3家民宿、一家网红茶馆,开办一家农家乐,发展农业种植产业,增加就业新渠道,带动村民依托经济发展走上致富路。
  黄良文化艺术街区:
  农村也有了艺术范
  黄良文化艺术街区位于黄良街道黄良新村,目前已入驻16家品牌。
  谁又能想到,现在的这条文艺范特浓的街区在2021年前是一条排水、路灯问题尚未解决的小路,沿路村民纷纷搬离。2021年开始,街村两级下大力气投入资金500万元,彻底解决了这条路的排水问题及周围50余户群众污水排放的问题,村内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打造特色乡村,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发布村内闲置宅基地出租信息,吸引了经营餐饮、娱乐、民宿、休闲等业态,具有乡土情怀的三四十名年轻“新村民”扎根村里,有效盘活乡村沉睡资源,让文化艺术融入乡土、点亮乡村。
  长安花卉交易拍卖中心:
  擦亮“长安花”幸福你我他
  在黄良街办下北良村长安花卉交易拍卖中心,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位位主播正在直播,为网友们介绍各种花卉的种植知识和技巧的场景。
  中心立足西北地区花卉产业的发展机遇与趋势,擦亮“长安花”品牌,以拍卖与电商交易为核心,形成集鲜切花交易、加工、仓储、物流、技术培训及新品种研发、推广于一体的现代花卉产业园区。中心的设立,将进一步集鲜切花标准制定、新品种研发种植推广以及全产业链服务于一体,加速构建花卉产业大市场新格局、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形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