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1日
合阳县城关小学:真情点亮心灵之光科学呵护健康成长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呵护学生平安成长,2023学年,渭南市合阳县城关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科学统筹教育资源,创设有利条件,丰富教育形式,疏导情绪,排忧解困,把关爱和温暖送到学生心中,为学生撑起阳光之伞,健康之伞。
  心理辅导全员参与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制定“依托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建档主责、全学科教师参与、包级领导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班主任结合实际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全学科教师参与心理建设和心理辅导,家校互联互动,专业心理教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包级领导深入一线,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指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科学疏导、理性对待、关爱为主、平等对话、互换角色,真正走进学生心中,科学应对,解开“心锁”,用关爱温暖学生,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心理沼泽和成长误区。
   心理教材动态编写
  学校经过调研走访,结合案例,组织具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证的教师编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材,包括不同年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应对策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让所有教师有章可循,借鉴学习。同时,心理教师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教材的补充和改编,每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案例也是心理教材的有效补充。
   爱心通话双向温暖
  留守儿童是“受宠爱”又“很孤单”的一个群体,物质和精神的不对称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爱心视频通话”架起沟通的桥梁,教师和家长交流孩子的表现,孩子向家长汇报自己的进步,家长倾诉对孩子的思念、表达对孩子深深的爱,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小范围访谈”,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和担忧,解除了学生心中的戒备和孤单,一根网线、一次视频通话,传递真情和爱意,也温暖了孩子孤独的心灵。
  健康档案守护美好
  在严格遵守保密、尊重原则、不给学生任意张贴标签的前提下,学校组织班主任对各班不能适应正常学习生活、心理压力过大、性情举止反常、言行偏激等的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并结合计划由专业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拥抱美好。
  倾心交流化解心结
  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会安排一次畅谈,认真倾听,客观评价,换位思考,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理性分析,找到解决方法,及时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共同引导孩子走出“心理沼泽”。
  心理讲座传递力量
  心理讲座从专业的角度让孩子们认识自我、打开心门。学校聘请心理咨询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正确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和多元性,学会处理体谅他人和坚持自我的关系,让讲座传递成长的力量。
  心灵驿站放松自我
  开放心灵驿站,给心灵放个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谈心,写下心路历程,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排解负面情绪,把所有的不开心在心灵驿站都“说出来”“放下来”,轻松愉快地继续学习生活,心灵驿站成为成长的加油站、调适心理的阳光小屋。
  合阳县城关小学坚持科学、尊重、走心、用情做好“暖心工程”,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断丰富心理辅导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孩子们阳光开朗、积极向上、坚强勇敢、努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