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
榆林府谷:又是一年好“丰”景 丰收节里话丰收
  又到一年丰收季,府谷的乡间田野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黄的糜子、红彤彤的海红果、黄澄澄的梨……府州大地上一派丰收景象。

  喜看沃野千重浪 府州大地庆丰收



  9月26日,府谷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河滨公园举行。
  县委书记田小宁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活动开幕。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艾霞,县政协主席尚建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燕,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常勇,县委副书记文永先,县委常委常彦林、张腊梅、高京、郭峰、郝慧仙等参加开幕式。文永先宣读表彰决定。苏燕、常彦林分别致辞。
  苏燕在致辞中指出,府谷作为工业大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方式管理农业,农业经营模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县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希望府谷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工作者继续创新创造、务实苦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伟大实践中,抢抓历史机遇,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奋力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新府谷贡献力量。
  常彦林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府谷正处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将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久久为功的定力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力以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开展支农助农、扶农兴农系列活动,大力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在推动“三农”事业发展中比学赶超,在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中争创一流。各工矿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行动,探索构建“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的共同富裕新路径。广大农民朋友要继续发扬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用勤劳和智慧,续写丰收年景,建设美丽家园。
  开幕式上,表彰奖励了联农带农先进企业、消费帮扶先进单位、十大农业创业新青年、十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十大种粮大户,并进行了精彩的群众文体活动表演。
  开幕式后,田小宁等参观了现代农业机械展、乡村振兴主题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展、农业产业典型案例展和主题摄影纪实展,详细了解府谷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成果。
  府谷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承办。其间,还将举行农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农民丰收节主题庆祝晚会、庆丰收全民健康欢乐跑等活动。
  吕小慧 段文林 刘建平

  品美食赏“丰”景 丰收节里欢乐多
  9月26日,府谷县2023年农业农村发展成果展在河滨公园举行。
  “全县举行2023年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为我们推广农特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海则庙展出梅花鹿、奥陶纪矿泉水、康万春酒等多款特色产品,欢迎大家到海则庙展区参观、品鉴。”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小宁介绍。
  本次丰收节活动按照“一镇一特”和“行业亮点”思路,设置了乡村振兴主题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展、现代农业机械展,“庆丰收 促和美”主题摄影、纪实展和典型案例展等展示区,“以展为媒”对府谷县优质粮食、蔬菜果品、食用菌、肉类、蛋奶等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展销,重点突出府谷县在“五大振兴”工作实践和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新成果以及好的经验做法,让广大群众共享农业提档升级的累累硕果。
  活动现场,电商直播带货,农业政策法规宣传、农业技术咨询、丰富多彩的节目和各种特色美食,让前来围观的群众既饱眼福又饱了口福。
  杨越敏 韩义

  “庆丰收 促和美”庆祝晚会夸府谷
  9月26日晚,由府谷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共同承办的“庆丰收 促和美”府谷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庆祝晚会在河滨公园精彩上演。
  县委书记田小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艾霞,县政协主席尚建林,县委副书记文永先,县委常委常彦林、张腊梅、高京、郭峰等观看演出。
  金秋时节硕果丰,五谷飘香果蔬盈。陕北唢呐表演《五谷丰登粮满仓》拉开了整场晚会的序幕,二人台小戏《振兴路上》、女声独唱《大地芬芳》、歌舞《府谷等你来》、民俗节目《夸府谷》、少儿舞蹈《丰收》、歌伴舞《人民的选择》等节目精彩上演,题材丰富、主题鲜明,突出地方特色,展现了全民共建和美乡村的强大力量和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也激发了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
  吕小慧 段文林 刘建平

  “农耕、农味、农趣” 镇村活动庆丰收
  武家庄镇
  9月19日,武家庄镇组织开展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的趣味活动。
  欢快的步子跑起来,幸福的舞蹈跳起来。趣味活动包括全民欢乐跑、抢摘酥梨、搬玉米、秧歌表演等,活动在田野烧土豆中落下帷幕。
  清水镇
  9月19日,清水镇举办“村里的丰收节”。
  活动中,大家来到白家园则村海红果树下,进行剪海红果比赛。不一会儿,个大饱满、色泽鲜艳的海红果盛满了一袋袋、一筐筐,红红火火,甚是喜人,最后评选出获奖村民代表。随后,在白家园则村村民李二憨的糜子地里,进行了割糜子大赛。
  老高川镇
  9月19日,老高川镇在集镇广场举办“庆丰收 促和美”农民丰收节运动会。
  趣味运动会上,玉米搬运、两人三足抱南瓜绑腿跑、超级无敌旋风跑、疯狂毛毛虫、四乘一接力赛、跳长绳、拔河等充满“农耕、农味、农趣”的比赛项目接连登场,现场其乐融融,充满欢声笑语。
  樊仲森 马宇强 韩娜 郝帅

  全民健身欢乐跑 你追我赶庆丰收



  9月27日,府谷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府能杯”庆丰收全民健身欢乐跑在新区体育场激情开跑。
  县委书记田小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腊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志雄,副县长蔡瑞,县政协副主席李瑞华参加起跑仪式。
  蔡瑞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府谷县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三农”工作发生了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变化。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以更加健康的体魄、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三农”事业发展中,早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当日上午8时30分,随着一声鸣枪,来自全县的981名参赛队员争先恐后冲出起跑线,你追我赶地跑在“丰收”的大道上,体验着运动带来的快乐。比赛从新区体育场出发,沿黄河路到达经济适用房人和路路口折返,继续沿黄河路到达新区体育场终点,赛道全长约5公里。
  经过激烈角逐,王震北以17分59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第一名;李建龙以18分00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第二名;温国苗以18分04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第三名。贺琴以20分40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第一名;蒋会以21分33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第二名;张一婷以21分49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第三名。
  “参加这次活动,获得名次不是我们的目的,重在参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丰收带来的快乐。”参赛队员田星说。
  吕小慧 韩义 王磊

   墙头农业园:科学种植带来甜头
  近年来,墙头农业园区充分利用园区内的近万亩水浇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实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稳定增收,仅西瓜地里套种的红薯就为村民增加近千万元的收入。
  现在,红薯丰收,墙头农业园区的红薯地里,村民们铲秧、刨挖、捡拾、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冯家会村村民付欢伟说:“我今年种了6亩多红薯,预计收入三万多元。”
  墙头农业园区的2000亩红薯在种植过程中全部使用有机肥,而且都是在西瓜地里套种。先期成熟的西瓜亩均收入5000多元,套种的红薯亩产可达6000斤,亩均增收5000元左右。
  与此同时,墙头农业园区的500亩花生陆续成熟,村民们趁着花生榨油销售的最佳时机,合理分配时间,有条不紊地开始刨挖、采摘。
  “今年花生长势好,一亩地产六七百斤,一部分榨油,一部分现卖,一亩地收入3000多元。”墙头农业园区冯家会村村民付喜说。
  近年来,墙头农业园区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推广农业滴灌项目、套种项目,持续引进先进技术,不断优化种植结构,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了科学种植带来的甜头。
  墙头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苗强介绍,“今年墙头的红薯和花生比往年收成好,墙头近万亩水浇地上的其他农作物也比往年长势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樊仲森 乔睿

  “小果子”铺就致富“大路子”



  金秋时节的府谷有片“海”,海红果缀满枝头,观其果,绯红娇艳;尝其味,酸而香甜;抬头仰望,满山满峁闪耀着成熟的光芒,是“海红果的海洋”,更是“致富的海洋”。
  这片“海”因何而来?答案是:大力发展海红果全产业链覆盖模式,以“做大、做强、做优”为目标,全程赋能走出一条生态可持续、资源产业化的高质高效发展之路。
  推广“农社合作”模式 破解规模种植难
  按照“村集体主导、群众参与、盘活资产、集体增收”原则,采用“村级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运行模式,通过村级党组织宣传引导,合作社向农户提供栽种、施肥、除草、修剪等一站式管护服务。同时,采取“订单+保底”的方式,由府谷县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等海红果龙头企业兜底收购,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取酬、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扩大增收渠道,建立共建共享共赢共富的合作发展新路径,提高群众种植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发展海红果面积10万亩,建成集中连片海红果基地3000亩、海红果深加工企业9家。
  深化“农院合作”模式 破解技术掌握难
  以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为科技支撑单位,整合县级各部门力量,壮大林业技术队伍,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一批县、乡、村技术辅导员,以“涉农部门+农林专家+土专家”手把手教、面对面学的培训模式,提升群众种植管护技能和海红果挂果率。
   实行“农企合作”模式 破解产品销售难
  强化农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全面实行“村级组织接单、龙头企业订单、品牌建设保单”的链条化产品销售思路,借助龙头企业自身的市场优势、信息优势联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强化和延伸产业链,由龙头企业以订单模式收购全县海红果,开发出果酒、果汁饮料、果脯、果醋、果酱等40余种海红果副产品,目前通过淘宝黄钻商铺、抖音等网络平台,及府谷、榆林、西安等30余家实体店和商超专柜进行售(代)卖,产品畅销全国,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800多万元,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6000元。
  樊仲森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