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5日
西安国际港务区亮相欧亚经济论坛
    西安国际港务区亮相欧亚经济论坛,全面展示了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9月22日,2023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暨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西安国际港务区亮相欧亚经济论坛。
  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西安国际港务区展位分为“西安国际港务区概况”“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港口功能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中欧班列长安号”“构建面向‘一带一路’的现代物流体系”“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物品展示区”八大板块,全面反映了西安国际港务区加速奔跑在“一带一路”上的新成就,全面展示了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新形象。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哈萨克斯坦的面粉、俄罗斯的啤酒、意大利的奶粉,出口海外的比亚迪、吉利汽车、康佳洗衣机、日用百货……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物品展示区,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进口的丝路沿线产品和依托长安号出口的“西安制造”,展示了陕西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地区加强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的新成就,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拍照和咨询。
  “此次博览会的召开,为不同国家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将为大家在促进人文、教育、经贸投资等方面开拓更多的合作机会,很有意义。”来自英国的参展商科林·盖尔说道。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我们西安国际港务区是参与者,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通过欧亚经济论坛,多维度展现了国际港务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在对外开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最新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西安国际港务区自贸与港口管理局主管刘威介绍。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发挥作为国家向西开放前沿和陕西对外开放平台的作用,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11月首列开行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长安号已累计开行19531列。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累计开行3477列,较去年同期增长31.9%,运送货物总重303.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7%,开行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中欧班列长安号,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班列运行干线由开行之初的1条增加到如今的17条,基本覆盖欧亚大陆全境;长安号货物品类日渐丰富,由最初的钻井设备等机械设备,拓展到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纺织制品、机电设备、橡胶制品、电子产品、非遗及文化产品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搭乘长安号走出国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电气设备、粮食、矿产、木材等特色产品搭乘长安号进入中国,有效促进了陕西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
  下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中国—中亚峰会精神,聚焦中欧班列质效双提升,持续加强跨里海、西部陆海新通道互联互通,加快海外仓建设,提升中欧班列发展韧性,积极构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为陕西、西安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贡献陆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