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6日
聚焦
“川浙景区互减门票”双向奔赴多多益善
  近日,据媒体报道,四川、浙江两地将互相通过景区免门票等优惠举措,错时吸引分流本地市民赴对方省(市)旅游。
  来而不往非礼也,四川和浙江礼尚往来,“互宠”游客,可圈可点。“川浙景区互减门票”不仅让游客得到了实惠,也让东西部两个省份通过协作实现了合作共赢,在旅游惠民上书写了“山海情”。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消费活动,承载着人们的精神文化诉求。在旅游逐渐走向大众消费的当下,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互相利好、互相赋能,“川浙景区互减门票”促进了两个省份游客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抱团取暖”。
  “川浙景区互减门票”虽然表面上减少了景区的门票收入,实际上却会激发交通、餐饮、住宿等多个行业的活力。不仅让双方的游客得到了实惠,也让他们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和温暖。
  “川浙景区互减门票”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一方面,“川浙景区互减门票”犹如一根社会联结的纽带,有助于促进四川、浙江两地民众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另一方面,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差异鲜明的国度里,“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以诚相知、以礼相待、以心相交,有助于促进两个地方的共同发展。
  不论是“人心之间,有路相通”,还是“金钱易得,朋友难求”,都生动鲜活地说明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民心相通是最深厚的力量。“川浙景区互减门票”彰显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共同体意识,有助于让两个地方的老百姓在你来我往、投桃报李中实现民心相通。
  四川和浙江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川浙景区互减门票”不仅不会减少旅游收入,反而会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理应千方百计地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让游客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将互惠互利当成价值追求,两个地方的良性互动就会跨越山海,实现相向而行、双向奔赴,“川浙景区互减门票”多多益善。
  作者:杨朝清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