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韩仁铭》 《韩仁铭》又名《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是刊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十一月廿二的一方碑刻,金正大五年(1228年)荥阳县令李辅之发现,清康熙年间散失,后又发现。额篆“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10字;碑文隶书,8行,行存18字。
碑文讲述了韩仁的政绩,记叙地方官员以少牢之礼进行祭祀,以褒扬其功绩。现存于河南省荥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内。
乍看有《礼器碑》《乙瑛碑》风貌,结字及章法皆是中规中矩,隶书装饰之笔左右开张,但起行收处多见圆润,恰似一妙龄少女在翩翩起舞,举目投足间尽是柔美之身姿。虽有大开大合,但尽以其所附柔和之乐而舞,左开如“子”,右张似“也”,收如“曰”“以”,无不体现出一种静雅柔和之美,可谓赏之如舞。此碑如再细品,则似一首曼妙的古典音乐,基调平和,音律似在微风里飘动,从而浮起千枝万叶,曲终茶过半盏,日落花谢一坛,久而入定,静雅如乐。
汉代隶书往往静谧典雅,并不像后代人写隶书追求个性张扬,刻意变化姿态,有的甚至张牙舞爪。艺术之美,有雄强,有阴柔,也有刚柔相济。若过于雄强则放荡不羁,过于阴柔则绵软无力。正如孔子所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整理:薛鑫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