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我国多地气温迈过40益,北方一些地方成“火炉”,高温红色预警频频发布,让很多网友直呼出门“热化了”。“桑拿天”“烧烤天”之下,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我防护、减少户外活动、注意防晒补水,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也要看到,炎炎夏日,高温酷暑之下,仍有许多基层劳动者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保障着社会和城市秩序的正常运行。他们或是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或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输的铁路工人,又或是在高层作业的建设工人……他们用挥汗如雨的身影诠释着责任担当,用黝黑的皮肤展现着劳动之美。此时此刻,我们不仅仅需要向他们致以尊重的目光,更需要集全社会之力切实维护好他们的权益。
越是炎热,越要释放政策的清凉;越是辛苦,越应送去亲切的关怀。日前,全国总工会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的通知》,对工会开展送清凉活动进行具体部署。紧接着,各地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暖闻”频现、“凉策”不断。开展“送清凉、送健康”等服务活动、按时足额向职工发放高温津贴,督促用人单位加强高温劳动保护……烈日无情人有情。应对酷暑天气,就要及时把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爱送到广大劳动者的心坎上,用完善的制度保障他们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把制度性关怀落实到位,还需辅之以强有力的制度执行。一方面,各职能部门应督促管辖内的用人单位严格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和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合理调整职工作息时间,科学安排生产,确保夏季企业生产安全、职工生命安康;另一方面,各监管部门应切实监督职责,对管辖内的用人单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防相关政策沦为“纸上权益”。如此,各方合力共为,方可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提供贴心的呵护、到位的保障,为夏日里的他们撑起绿荫、带来凉爽。
高温劳动保护事关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考验着用人单位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意识和水准,检验着一揽子相关举措的实际效果。我们期待,更多地方和更多部门能及时“跟进”,把关心关爱这份“凉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真正为他们送上一份诚意满满、充满尊敬的清凉。
作者:戴治国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