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秦腔表演 刘青/摄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千载文化绵长,长安盛景再续。6月30日,“千年古都 文旅向新——2023媒体西安行”活动圆满结束。两天的行程中,40余名媒体人穿越古今,近距离感受“一座西安城,半部华夏文明史”的沧桑历史轨迹,通过参观茯茶镇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打卡大唐芙蓉园品味盛唐风韵、探秘汉城湖景区和未央宫遗址了解巍巍秦汉历史、沉浸易俗社体验“非遗+民俗”西安文旅新场景、走进白鹿原影视城了解传承千年的关中民俗文化……
在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媒体代表与网络达人们参观了未央宫前殿遗址、明渠遗址、中央官署遗址,体会恢宏壮阔的汉代建筑群落下的汉文化,也深感田园牧歌、一步一景、充满自然野趣的汉室遗风。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而今也是“遗址+”“文物+”文旅融合的重要窗口,在大遗址保护新路径的探索下,遗址与乡村共生共荣,活化遗址价值,讲好文化故事,延续中华文脉。
文明厚重,文化有声,易俗社文化街区是全国唯一以秦腔文化为主题的街区。媒体代表们在参观中领略秦腔艺术的发展过程,也感受怀旧和潮流的巧妙碰撞。自1912年创社,百年易俗社从最初“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地方学社,到如今兼容并包、多元活力的主题街区,易俗社的发展也是秦腔艺术文化的缩影。“依托易俗社百年博物馆,暑期这里将在线上线下推出直播讲解、器乐演奏、戏曲展示、互动体验等系列活动,通过暑期研学,进一步普及传统戏曲文化。”西安易俗社原社长冀福记在采访中说道。
有声音,亦有故事,白鹿原上,别是人间。依托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而建的白鹿原影视城,现已是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代表们乘坐观光电梯上原,参观白鹿村,体验360极限飞球等游乐项目,观看《黑娃演义》现场演出,多维立体地感受西安文化旅游事业的丰富可能与无限张力。“作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科技旅游示范园区,为促进文旅市场复苏,暑假期间,我们将开启文旅惠民活动,7月7日—8月31日每日18∶00后,全国游客可半价享受景区所有体验类项目。同时,景区创新打造夜经济文化盛宴,以舞蹈、皮影等配合大型山谷灯光秀《夜谭白鹿原》,为游客提供‘白+黑’式游玩体验。”白鹿原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沿着传统文化的历史路径,此次媒体行活动,不仅展现了千年古都多元魅力、现代长安文旅向新的一面,呈现了厚重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开放与包容的西安城市气质,更是全面传播西安深厚悠久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落地实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暑期将至,西安也向各地朋友发去诚挚邀请,欢迎大家前来做客。西安各地旅游景区的研学活动如火如荼,也欢迎大家带孩子到西安来一场研学旅行,让孩子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