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0日
传统方法与当代样式 —— 论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 的创作走向及教学模式
○ 杨杰
〔北周〕 甘肃敦煌壁画 275窟(局部)

〔西汉〕 湖南长沙马王堆T形帛画(局部)

徐累工笔重彩作品

〔南宋〕 李嵩 《花篮图》 绢本设色 21cm×26cm

郭子良工笔重彩花鸟画作品

  近些年来,工笔重彩花鸟画持续在画坛大放光彩,一方面是由于绘画观念的转变,使得绘画材料和技法不断更新发展,更加丰富拓展了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创作方向;另一方面在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中,工笔重彩花鸟画的特性是容易入手和有较好的画面效果。所以,在当下工笔重彩的教学过程中,吸收传统方法和借鉴当代样式,为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创作拓展思路和打下基础。
  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发展脉络
  “工笔画”是对传统绘画的称呼,涵指工整细致,以赋彩的形式表现,以传统色彩的体系矿物色为主水色辅助,加之重彩构成传统绘画的“丹青”称谓。丹青代表了朱砂和石青、石绿,而“工笔”一词在清代才出现,是相对于写意画的名称。
  “重彩”来源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一章中,写有“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漆姑汁炼煎,并为重采,郁而用之”。这里阐明重彩画的主要特点就是注重着色,以色彩为主的绘画形式,颜色主要是矿物色的应用,即石色的研制,挑选好矿石的研磨、箩筛,将颜色的深浅、粗细进行分类,后用胶作为媒介使用。清代张式在其《画谭》中提到“石青、石绿、朱砂,谓之重色”。传统绘画中因矿物色的特点,色彩透亮并且具有一定的覆盖性,所以“重彩”既“重色”。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是以工整的墨线勾勒为主,如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等。到了汉代绘画艺术逐渐以工笔重彩为主,如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一号墓帛画,是以朱砂为主来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石窟壁画也相应繁盛起来,重彩画与此同时迎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色彩和颜料不仅有传统的墨色和朱砂之类,还从西域引进了石青、石绿、石黄、蛤粉等颜色,特别是石色(青金石和绿松石)的应用,至今一千多年色彩依然鲜艳。到唐代青绿山水的李思训父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写道:“李思训,宗室也,即林甫之伯父。早以艺称于当时,一家五口并善丹青。世咸重之,书画称一时之妙。”在当时被称为“金碧山水”。还有如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张萱《捣练图》等工笔赋彩的表现形式。
  五代到两宋时期,花鸟画才逐渐分类出来,单独作为绘画的一个类别。这个时期是工笔重彩花鸟画鼎盛时代,这段开篇绕不开黄筌和黄居寀父子二人,“黄筌富贵”所蕴含的就是“重彩勾填画法”,直接影响到两宋的翰林图画院。这种华丽写实富有装饰意味的风格深受北宋皇帝的赏识,一直延续“黄家父子”的画法。加上宋代理学思想观念使得绘画细致严谨,崇尚自然的乐趣,画风逐渐走向了工笔重彩和工笔淡彩两条线路,绘画的色彩表现发展到黄金时期,院体画的特点艳而不俗、浓而透亮的绚丽赋彩,色彩运用上符合了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色彩展现出真实的实物本色。这其中代表作有赵昌《茉莉花图》、林椿《海棠图》、崔白《梅竹禽鸟图》、赵佶《芙蓉锦鸡图》《桃鸠图》等。至元代开始文人画的兴起,使得工笔重彩画走入低谷,虽然在明代院体画有一部分仿照宋代的工笔重彩样式,但整体上进入到水墨为主的绘画。
  从早期原始的洞穴画以动植物色彩表现,到绘画成熟阶段的帛画和石窟壁画工笔重彩的发展,特别是到宋代花鸟画单独划分出来,进入到工笔重彩花鸟画的鼎盛时期,虽然在之后历史中没落,但对近现代的花鸟画创作起到了传承和学习作用。
   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借鉴与多元化
  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发展,一方面,继承了宋画的意境,工整细致描绘对象,传递出宁静、写实的意趣;另一方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当代艺术发展,借鉴和吸取国外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材料和语言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艺术手段更多,突破了传统语境的约束。
  近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发展比较衰微,正处在中国画的大变革中,依然有一批画家延续着工笔重彩的形式,如刘奎龄、于非闇、陈之佛、陈子奋、林风眠等,其中于非闇和陈之佛被称为“南陈北于”。这个时期的工笔重彩花鸟画一大部分来源于对传统绘画的认识,绘画表现并没有太多变化。而到了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当代艺术快速发展,艺术的面貌开始多样化,极具时代感的绘画大量出现,工笔重彩花鸟画开始了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使得画家在创作时对传统绘画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便就有了不同于传统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更多加入了特殊技法和多种材料应用,不断尝试和摸索独特的个人风格,进而形成了当代语境下的视觉表现。
  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可以分为三个表象方向,首先是延续传统绘画的方式,从构图到工具、技法等将画面呈现出传统的意境,以勾勒填色的传统样式,再以线条为基础后进行上色,整体画面延续着宋画的自然气息。这类创作有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注重传统绘画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特征,工笔绘画中蕴含了意象性,工中带有写意的精髓。
  其次吸取和借鉴壁画和日本重彩画。敦煌壁画经过千年的变化,形成了意趣独特的风化效果,斑驳多层的色彩被当代绘画所借鉴。敦煌壁画中大量使用了天然的矿物色颜料,以色彩为主和线条为辅的表现,色彩绚烂而厚重,色块的叠加使得画面富有装饰性和写意性。敦煌壁画色彩用白色的蛤粉铺成底子,再使用墨线勾勒后将大块的颜色平涂或者晕染,不同于宋画的严谨细致。再是敦煌壁画的斑驳效果对当代工笔重彩的影响。由于敦煌壁画经过千年的时间推移,大量的线条和原本平铺的颜色已经剥落,再加上有的壁画在之前的基础上又一次绘制,造成了非常丰富的斑驳层次艺术效果。而今借鉴和模仿这种效果表现出时光感和残缺的美感,打破整齐的传统画面,营造出变化多端丰富的艺术特点。日本画学习了中国传统绘画,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随着艺术的发展,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关注日本画的色彩表现语言,并从中借鉴和学习,使得绘画更加全方位拓展。日本画在古代不断学习唐宋时期的绘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重意境和崇尚自然写生的人文精神,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画又吸取和借鉴西方绘画的表现和技法,艺术观念的转变,从构图、造型、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既保留了传统绘画样式,又加进去了西方油画的色彩感,更加强化了色彩的丰富性和协调性,来表现自然景象的意境。日本画同时依旧借鉴了中国壁画制作的过程和方式,融入到传统日本画的艺术特点中。日本画在工笔重彩的发展中,积极开拓并研制丰富的重彩颜料,种类的多变使得画面色彩效果更好,加上重视画面肌理效果的变化,从块面到精细的处理,使得画面在色彩丰富、变化多端的同时,也富有很强的装饰感和绘画性,金属箔的使用,更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效果。因此学习和借鉴日本画,对于工笔重彩花鸟画,从材料到表现都有良好的意义,来弥补我国绘画的色彩不足和技法单调的表现,将工笔重彩花鸟画推向开阔、丰富的艺术表现。
  最后结合以上两种表现形式,还有一种就是吸收了传统绘画和日本画的同时,更能融入当代艺术的观念与材料,不但是工笔形式,还注重重彩下的多材料、多表现的方式。这种花鸟画打破了固有的创作思维,使绘画更加进入到当代艺术的范畴之中,不但有之前工笔重彩的笔墨纸色,还应用了更多绘画材料,并加入了西方的观念艺术和表现形式,使得重彩画走向运用综合材料的艺术趋势。
  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课程教学
  近些年来美术院校毕业展和全国各种美展频频呈现出多工笔重彩少写意,并在展览中获得优异成绩的现象,因此对于本科教学来说,工笔重彩花鸟画成为很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宋画工笔花鸟画课程之后继续跟进教学,有了一定工笔基础能力后进行工笔重彩,从临摹到变临、创作,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六周或者八周的课时完成。
  从材料的认识开始。首先是纸张选择,工笔重彩花鸟画一般使用熟宣,也可以使用皮纸或者麻纸等,将胶和矾用水搅合在一起,平刷在较生的纸张上,使得不再渗透。每种纸张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就要看怎样的效果需要哪种纸张,在起稿之后就可以将纸裱于画板上,勾勒线描之后就可以上底色或者制作肌理。然后开始分染和罩染,将画面的层次区分出来。
  颜料的分类及特点。工笔重彩花鸟画主要使用矿物色,其中有石青、石绿、朱砂、雄黄等颜色,通过颜料粗细颗粒的不同,色彩轻重的不同,也同时组成肌理的层次感。这些矿物色通过研磨而成,矿石研磨的粗细程度决定着其色彩的浓淡,如石青包括了头青、二青、三青等,依次继续研磨,越是细致颜料就变得越白,石绿的颜色也是如此。这些颜料的媒介就是水和胶,将颜料和植物胶或者动物胶化开成水胶,调和起来使用。
  金属箔的使用。所谓箔就是金属锤压之后如同薄纸一样的小方片,其中常用的有金箔、银箔、铝箔、铜箔等。这种材料在敦煌壁画和日本画中比较常用,发挥其金属的特点,不掉色并且色彩亮丽,有特殊质感的表现。贴金属箔先用稀释的胶水刷两到三遍,从技法上画面可以贴出不规则的形状,需要画面五彩斑斓的效果也可以烧金属箔,用硫磺和水混合,将银箔和铜箔烧制氧化。
  技法的多样性。当代工笔重彩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更加突破尝试用各种技法来达到绘画观念的不同表现,从“勾勒填色”到“三矾久染”,都是非常细致的绘制过程。传统写意和没骨画法以及肌理制作等方法融合在一起,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同时借鉴西方绘画的构成、色彩、造型等观念方法,表现力和视觉感不断加强。
  创作思路的开阔。当代语境下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创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反复尝试。创作一幅作品从立意构思起,就要有成熟的思路来表现意蕴和观念。这些理念完成后,就开始思考选择怎样的材料和技法,把构思在画面中呈现出来,这需要画者对材料的熟悉掌握能力。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表现更加广泛,不限定在传统鸟语花香的界限中,创作思路和眼界需要广范多样,与当下时代相结合,符合当代人主观感受和意念,创作出有新意有创作力的作品。不能陷入反复制作的过程中,使得艺术创作力减弱,只停留在技法阶段。
   结 语
  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不断吸取和借鉴传统和国外艺术的表现,更加注重多种材料的使用和不同技法的尝试探索。在美术院校中国画的教学中,工笔重彩花鸟画是重要的课程,要不断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讲述从传统到当代的发展,讲述材料工具的变化和技法的多样性。思路和理念不断提高,明确创作目标,学习先进的思想来提升自己,不断增强对绘画的认识,反复掌握应用材料。
  当代语境下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创作,逐渐从传统的样式中脱离出来,走向一个综合的艺术,将材料混合使用,带来的效果也是各种各样的。材料的不断丰富需要画者长期的实践掌握,在绘画核心的认识上不断提高自己,所表现的思想观念和认识也要不断提升,使得画面在审美的意境上更加上升。如果是为了材料而材料、为了技法而技法的形而下反复制作的过程,就缺失了艺术的创造力,因而绘画变成了只是浮躁地体现视觉效果,而没有深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作者系西安美术学院在读美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