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7日
铜川“咸汤面”为什么叫咸汤面?
○ 张同武




  铜川有一道历史悠久的美食——咸汤面。当地人对“咸汤面”视若珍宝,是大多数人的心头爱,一些老饕更是一日不吃就浑身不舒服。这里的人也把它当作招待宾朋的小吃首选,广受欢迎。
  但是,“咸汤面”为什么叫作“咸汤面”?因为味咸,或者咸味出头,而名之以“咸汤面”,这说法站得住脚、说得过去吗?看似有点道理,不是有“酸汤面”吗?酸味出头谓之“酸汤”,那咸味出头就不能称之为“咸汤”吗?可能还真不能这样命名。
  那么,为什么这“咸汤面”就被叫作“咸汤面”呢?而且已经叫了若干年。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可能还得从“咸”字入手,看看会不会是另外的原因或说辞。
  “咸”,有几重词意,其一就是“像盐一样的味道”;其二是“皆、都、全部”的意思。那么,我们不妨延伸一下,从“咸”的另一层意思条分缕析:咸——皆、都、全部。对于这个词,在汉语语境里使用的频率不低,其中包括了年号、地名、店名乃至其他许多强调范围的词名。比如皇帝年号就有十几个,熟悉一点的有咸丰、咸通、咸平等;地名中,有咸阳、咸宁等;店名中,绍兴的咸亨酒家;在其他的语境中,《兰亭序》中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更是被长久传诵、引用。以上叙述可以表明,“咸”的这一层意思是被大量使用的。也就是说,“咸”在很多场所,是被精妙地作为“皆、全部、都”这样的意思使用的。“咸”的这一层意思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顺着这一层意思,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咸汤面”之中的“咸”的可能性由来。
  看一看“咸汤面”的精髓,也就是那一锅“面汤”:“咸汤面”的“面汤”,是在下过面的面汤中,再加入许多种调料(中药)熬制的。一般来说,基本的有大香、小香、花椒、上元桂、姜片、良姜、荜拨、草果、丁香、蔻仁、胡椒等,最多可以达到30余种。这其中主要的或者说骨干有八角、小香、生姜、当归等,其中八角可以疏肝理气,小香温肾壮阳,生姜暖胃止呕,当归活血化瘀。看看这调料的众多以及食疗作用的周全,是不是应了“皆、全部、都”的意思?是不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于是,这锅集聚了众多君药、臣药甚或佐药、使药的汤,是不是精华荟萃、融会贯通?真正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那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咸’汤面”呢?
  好啊!一个“咸”字,描述了这一锅汤的丰富与全面,概括了这一锅汤的用心与智慧,喻示了这一锅汤的唇润腔盈、滋润泽被、美味养生、提神醒脑……真真是斟酌推敲、佳句偶成,一个“咸”字,真是费思量啊。
  咸汤面的面是碱水面,提前煮好晾凉,到吃的时候盛在碗里,用那一锅丰盛的面汤“泖”几遍,待热透,再加上几片煮好的老豆腐、一撮油炸豆腐丝,撒上切碎的生韭菜、葱花,再极其关键地浇上油泼辣子,一碗“咸汤面”大功即成!
  这是一碗表面看起来实在有些简陋甚至粗鄙的面条,没肉没菜的,起初咋看也勾不起食欲,但是,这一碗面的精髓在于那一碗闻起来似乎有点中药味的面汤里,吃的时候,一定要先喝口汤。这一碗汤实在是神秘的汤,你看不到多么丰富名贵的药材,但你能领略到熬制面汤的讲究。
  清早起来,精神倦怠萎靡,五脏六腑凝滞,这时候一碗咸汤面下肚,脏腑滋润、周身通透,满血复活、气血贲张,其意洋洋、精神昂扬。当然,当作正餐吃也没麻达,一样可以慰藉味蕾、温润肠胃、恢复体力、元气爆满。
  聊了“咸汤面”名称的究竟,也端了一碗面出来亮了一下,之后,没吃过的您,是不是对这碗面有了认识?吃过的您,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