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5日
陕西举办青年非遗传承人非遗产品营销专题培训班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魏韬)为更好发挥非遗传承人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的积极作用,提升非遗传承人特别是青年非遗传承人网络宣传和非遗产品营销的本领,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4月13日上午,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渭南市华州区委、区政府承办,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陕西省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非遗产品营销专题培训班”在渭南市华州区正式开班。
  此次专题培训是陕西省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现场授课、直播实操训练、讨论交流的方式,提升传承人的网络宣传和营销能力,促进非遗产品销售增收,突破瓶颈,把陕西非遗故事讲得更好,品牌传播更远,产品卖得更火,进一步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魅力。
  为期3天的培训中,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陕西省非遗项目评审专家、陕西省文联研究员甄亮,“交个朋友”西安运营中心直播负责人熊晓龙、翁羿鹏,以及短视频千万博主陆嘉伟,分别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文旅融合、非遗行业的主播心态需求与能力需求、非遗IP打造及实操训练、新媒体时代的非遗短视频如何助推文旅融合等四大方面为传承人授课,帮助传承人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用创新的思维去领航技艺,用进取的心态去把非遗发扬光大,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非遗产品的需求。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省非遗保护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仅2022年一年,陕西省新增34家非遗工坊、非遗工坊总数增至86家,其中凤翔泥塑、洛南草编、西秦刺绣3家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典型案例。目前,全省有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省、市县项目共8010项,各级传承人67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