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0日
洞见
硕士小哥跑外卖 困住孔乙己的真是“长衫”吗?
○ 沈 一
  近日,孔乙己文学冲上热搜,传统认知中接受过高等教育本是优势,却在另一个角度成了束缚人们就业的“长衫”。但束缚孔乙己的真的只是一件破旧的“长衫”吗?不,困住孔乙己的,是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傲慢与偏见,是他传统思想中读书人只能修齐治平的思想牢笼,是他好吃懒做又心存幻想。如果孔乙己放下读书人的执念,他或许可以体会到“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领略到“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自在,欣赏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豁达。但他心存执念,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去欣赏沿途的风景,终其一生将自己困在了读书人的套子之中。那么,面对就业中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大学生们要如何自洽呢?
  找准人生定位,理性择业。38岁的陈涛是四川大学哲学系毕业的硕士,但这也没能让他在就业上一帆风顺。自2011年从川大毕业后,就业之路一路波折,在做过记者、公关,经历创业失败之后,他现在选择做一名外卖小哥。他本人在短视频中说每天晚上跑夜单时,会有自由和飞翔的感觉,心情愉快,比起在办公室里改40遍的公关稿,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更加的放松。他发布视频不是为了炒作,也不是为了宣传读书无用论,而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无论什么工作,学历从来都不是我们下不来的高台,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是曲折漫长的,我们要去找合适的,而不是别人口中的“对的”。
  勇于自我超越,奋斗拼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越来越觉得读书并不能改变命运,那是因为这个社会在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刚出象牙塔的学生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乱了阵脚,加剧了原本就有的焦虑,但其实有太多像陈涛这样的例子,虽然面临着困境,却少有人选择躺平,从来都是奔跑在路上,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美好的明天。
  学会调整心态,坚定信念。鲁迅先生曾寄语青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读书的意义从来都不是那一张学历,而是思想的升华与格局的打开。当你在纷繁复杂中仍然坚定自我,当你无所畏惧一切苦难,当你经历万千仍然有着少年的朝气,这是读书给予我们精神成长的意义。困住孔乙己的并不是他的“长衫”,而是他放不下的文人身段和他迂腐的思想。身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勇敢脱掉心头的枷锁,心无旁骛地追求梦想。
  思想上的“长衫”是一定要脱下的,脚踏实地,勤劳耕耘,时光不会辜负辛苦的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