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3日
九旬画家谌北新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10件油画作品
    捐赠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现场

  文化艺术报讯 3月11日,“谌北新风景艺术展”捐赠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策展人徐虹(代读水天中文章)、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家属代表谌河先后致辞。开幕式上,杜鹏飞为谌北新家属谌河颁发捐赠证书,感谢谌北新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莫奈故居希尼威尔尼的睡莲池塘》等10件油画作品。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主持。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术界和艺术理论界的于洋、王镛、李庆华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谌北新的作品特色,以及对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与贡献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谌北新(1932—)祖籍江西南昌,生长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院荣誉理事,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研究院副院长,陕西油画学会会长等职。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先后在北京、巴黎、埃因霍温、台北、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2016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国家美术作品收藏捐赠奖励项目《须其自来——谌北新油画艺术展》。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美术馆等。
  谌北新被称作“中国风景油画第一人”。本次展览中呈现的90余幅油画作品从绘画方式和风格追求看,色彩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信息。他以高度的概括和夸张处理色彩关系,敢于运用极轻、极重、极饱满的颜色,纯净的白色块面和跃动的深重笔触常常是画面的领唱者。谌北新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是在深厚而又独立的文化观念基础上肯定自己的禀赋,明确自己的追求,并为实现这一追求心无旁骛地画画。他对大自然形貌、色彩、阳光、阴影的玩味,对自然情趣的营造,无一不与他自身的气质以及他对人生价值的领悟相连接。他在作品中显现出的自然光华,正是他宁静内心的返照。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26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3号展厅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