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8日
现象
“把平淡日子过成诗”背后的精神追求
  近日,《2023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落下帷幕。赛场上,“窗帘夫妻”廖珮盛和刘晓晖被聚焦,这对夫妻在山东临沂罗庄区开着一家窗帘店,每天与尺子打交道,跟布讨生活。对他们来说,比赛之后日子还像往常一样,做窗帘、读诗。(2月8日《齐鲁晚报》)
  中国人的心中从来不缺少“诗和远方”。前有在杭州送了十几年外卖、背诵了千余首古诗,在2018年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击败北大才子夺冠的外卖小哥雷海为;现有把平淡日子过成诗的“窗帘夫妻”廖珮盛和刘晓晖。出于对诗词的热爱,他们把诗中意境融入日常生活,将读诗、背诗作为一种心灵的愉悦、充满梦想和希望的远方。
  诗词是美好的,回想起自己与诗为伴的这些年,廖珮盛感慨,最大的收获就是心境更加平和,整个人也更加沉稳;刘晓晖说,能够感受文人志士的豪情壮志,感觉一针一线都像在诗情画意中游走。
  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发强烈。一个诗词梦,“窗帘夫妻”做了好多年。“我尤其爱读苏轼的诗词。”刘晓晖说,“结婚以后,我有空就读诗,也带着爱人一起读诗。”在妻子的影响下,廖珮盛也喜欢上了诗词。2016年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播出,更点燃了二人心中对诗词的热爱之火。从那时候起,他们就希望自己也能登上这个梦想的舞台。如今,终于梦想成真。
  所谓把平淡日子过成诗,如“窗帘夫妻”廖珮盛和刘晓晖,在每天与尺子打交道、跟布讨生活中,流淌着一个有趣的诗意灵魂、一个辽阔的精神领地。刘晓晖把诗词抄写在便利贴上,贴在缝纫机旁;廖珮盛把诗词糊在墙上,为了研究诗词,还打印了一张历史表,等背到滚瓜烂熟,就再换新诗。背诗让他们的精神更加安宁与满足。“窗帘夫妻”见证了普通劳动者对丰盈精神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窗帘夫妻”因为坚持,获得了海量的诗词储备;因为坚持,最终登上了梦想的舞台。唯有坚持的人,最终才能被岁月温柔以待。
  作者:付彪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