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3日
漫闻天下
价 签“ 刺 客 ”
    黎青/绘

  近日,“女子遇糖果刺客6块糖卖466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对“糖果刺客”的讨论。2月2日,外地来渝的蒋女士带儿子在重庆一景区购买6块牛乳派(并非网传的牛轧糖),花费466元。据悉,店家价签标识是12.8元/50克,执法人员表示价签标识存在不规范行为,已下令整改。
  6块牛乳派466元,这样的价格是否合理,要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市场标准和商品情况来断定。人们介意的点在于,该商品并不是特殊商品,为何要按“12.8元/50克”,而不是“128元/斤”来标价,商家是否有意误导顾客,让人觉得商品并不贵?在顾客要求先称重时,商家为何要求先切再算?一旦切了,顾客又不得不买,这是否属于强买强卖?
  此事之所以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是因为人们对这类涉嫌宰客的行为深恶痛绝,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一些商家趁机欺客宰客,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人们出行旅游的心情,也会给当地城市形象和旅游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人们期望这些不良现象进一步得到有效遏制,不法商家依法依规受到惩处,也希望各地旅游业在不断完善市场标准、强化市场规范中健康发展。道理很简单,只有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玩得开心,旅游服务才能有市场。否则,又有谁愿意花钱受气呢?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