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春风送暖入屠苏》篆刻 红红火火辞旧岁,欢欢喜喜迎新年。
历代吟咏新春佳节的诗作车载斗量,但最为国人津津乐道的,必定少不了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阵阵爆竹声中送别旧的一年,温煦的春风迎来新春佳节,人们开怀畅饮春风中的“屠苏酒”,千家万户在朝阳的照耀下更换新的桃符。
诗中提到的“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最知名的酒类之一,据传其配方出自神医华佗,后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医家推崇。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言:“饮屠苏,岁旦辟疫气。”明曹士珩《保生秘要》云:“和其肝气,勿食诸肝,以免死气入肝伤其魂也。宜烧苍术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以祛一年不正之气。”传至民间,更有不少人认为屠苏酒可防疫病、赐吉祥、降福祉,为其赋予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内涵。
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关于屠苏酒的诗句:
唐顾况《岁日作》:“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宋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文天祥《除夜》:“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宋苏辙《除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宋郑望《除夕》:“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
宋毛滂《玉楼春·元日》:“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清林则徐:“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董必武:“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恰逢癸卯年新春翩翩而来,《文化艺术报·书法艺术》为大家带来西安张哲先生的寿山石“鸟虫篆”印章《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方印富丽堂皇又精致入微,于新春时节最是应景。
眺望河山,灯火辉煌,一个个礼花如飞龙腾空,划破长夜,虹彩喜舞,姹紫嫣红,如星光般灿烂。爆竹声声,辞旧迎新,美食佳酿,欢聚一堂。春风送暖,举国欢庆。此时此刻,邀您共饮一樽屠苏美酒,同享这红红火火的年味。
《文化艺术报·书法艺术》主编 薛鑫
2023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