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4日
现象
消除误解 为职业本科生求职扫清障碍
  随着学历“天花板”被打破,职业本科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获得了更加多元的就业选择。但作为求职市场上的“新新人类”,这些毕业生也正面临着误解,经历着迷茫。人们期待,职业本科教育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把这块招牌越擦越亮。(12月21日《工人日报》)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做出了更为明晰的定位,正式确定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种类”,而非教育的一个“层次”。本科教育与职业本科两者在教育方式上或有区别,但却同等重要,同样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与沃土,是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蓄水池。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求职市场上的这些“新新人类”,却往往面临被质疑、被轻视、被误解的尴尬局面。有的用人单位看到毕业生简历中的“职业”二字,就主观认定这是专科。备考公务编的毕业生因报考专业目录没有同步更新,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此外,职业本科生在理论知识上不低于普通本科生,在技术技能水平上高于专科生,这本来是他们就业的独特优势,但因就业环境的影响,现阶段可供选择的机会十分有限。
  出现这些问题,究根溯源,是因为社会对职业教育重大改革认识不足,存在偏见,没有看到国家推动职普融通的意义所在。因此,驱除职业本科生求职阴霾,为他们打造更加顺畅的就业通道,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特殊价值。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认识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职业教育已经被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与普通高等教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中国教育的劲健双翼,换言之,职业院校同样是人才的蓄水池。
  其次,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政策规定。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授予的学士学位,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等效力。在公务员招考和企事业单位招聘中因岗设职,鼓励公平竞争,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使其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有平等机会。这是现行的国家政策,用人单位不应随意设限,更不能有所歧视,要让国家政策落地落实,不能停在纸面。
  再者,不断擦亮职业教育“金字招牌”。以往职业院校收分低,几乎没有“学霸”考入,让人感觉职业院校只是“差生”的选择。提高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必须提高职业教育的内在质量,提高毕业生本身“含金量”。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院校内涵建设,抓准办学定位和特色,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更好衔接,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要牢牢把住专升本关,宁缺毋滥、择优录取,真正体现职业本科生的特殊价值。要进一步优化师资教学环境,吸引更多成绩优秀、素质良好的学子主动报考,形成“入校—深造—就业”的良性循环,提升职业本科美誉度。
  截至目前,我国已拥有1.13万所职业院校、3088万在校学生,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职业院校莘莘学子有了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社会又能对他们一视同仁,职业教育就会大有作为,产生更大溢出效应,人人出彩,技能报国。
  作者:雷钟哲 来源: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