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7日
要有一颗清澈的心
○ 施涌潮
施涌潮 《江山一览春无尽》 纸本设色 200cm×150cm 2020年

  对于绘画而言,我心中永远存念着一种寻觅不完的神秘世界。绘画除了可以表现生活、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外,我还格外注重的就是它可以以古为师,与古人对话。在那个遥远的时空里,我常常会坠入自己所构建的那个精神世界,会安静下来,把每个情绪细胞释放其中,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完整地释放——或魏晋楚风,或乡舍碧水,或林畔村陌,或山野林泉,或雅士幽院,或空谷回音,或露滴泉鸣。由此柔思纤想,始终在营造栖居心灵深处的情怀。
  从小喜欢绘画的我,可以不辞辛劳,但不喜欢热闹,也不擅长应酬,大多时间是过着半隐生活,也正是这样一种对物的淡然,朋友相处就更显自然。正如同陆俨少先生说的:社交搞多了,影响做学问。而老老实实学习一点基本功夫绝不是笨事。
  画者,三分作画,三分写字,四分读书。陆老是当代中国不可多得的山水画大家,他在诗文、书法、绘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深厚的学术修养,对当代和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他的这种学术观点,是我必须好好学习的。学习他的这种艺术思想和绘画精神,心摹手追,深入传统,表现生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中国画就是讲究表达内心真意和元气的一个画种,极具东方神秘色彩,当之无愧可以独立于世界,这是祖国满满的文化自信。静观天地,抒发内心,就绘画本体而言,并非是以表现眼见的风景为能事,它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山水精神。萧疏高古是一种意境,华丽高贵是一种情怀,这都是精神依托的载体所在,只要能传达给受众精神享受,那就一定是美的。
  创作唯一的基本,是画家对宇宙观不同于常人的感观,首先要可以让自己感动,面对自然万物所带来的灵光闪现,灵感和灵魂的交融,推动着艺术家创作和取材的价值取向,就像诗人抒情于言词,而画家则寄情于笔墨。好的作品需要有一颗清澈的心灵滋养,充满对真、善、美的向往。
  绘画对我而言一直是在学习的路上,读画、观画、思考成了我每天的生活习惯,读画可以养心益智,动笔可以锻炼手眼,有益健康。从事艺术并非易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须假以时日才能渐入佳境。还是那句老话,表现自我,不期有成,但求适意,聊以志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