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7日
视点
防范“童星骗局”需家长认清现实
    黎青/绘

  近年来,随着各类亲子节目、少儿节目的收视大热,一些未成年人小小年纪就进入了大众视野,产生了很高的流量,甚至具有了一定的商业价值。“成为童星,名利双收”——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从中看到了孩子成名成才的“捷径”,千方百计为孩子寻找进入影视圈和娱乐圈发展的机会,这便让想从中渔利的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12月6日《人民法院报》)
  报道中有一个典型案例:文化程度不高的于某长期混迹于群众演员行业,并以此谋生。在帮人介绍拍戏机会的过程中,于某发现不少家长怀着让孩子成为童星的梦想,为了能让孩子在一部剧中扮演角色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甚至愿意带资进组。于某意识到家长们的钱太好赚了,便产生了借机行骗的念头——他以“制片人”的身份虚构影视作品开拍在即招募小演员,结果不少家长上当受骗,有的家长被骗几万元。
  其实,社会上这类“童星骗局”十分常见,然而,还是有不少家长及其孩子一年又一年地走上这条看似美丽却可能陷阱重重的道路,最终不仅没有将孩子培养成星光耀眼的小明星,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习,给孩子心灵造成了伤害。
  这类“童星骗局”之所以能有市场,本质问题是家长的成才焦虑造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人皆有之,但问题是,不能把美好的期待变成了失去理智的幻想。对于孩子而言,成长没有捷径,人生没有捷径,“小明星”也并不是成才的捷径。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成长每一步,才是孩子们的正确选择。如果明知孩子不具备明星潜质,还要投身其中舍命一搏,未必是理智的。即便孩子特别具有明星潜质,也应该过正常的、以读书为主的学习生活。骗子的手段再多,也终究是骗子,即便真的能参与演出影视剧,对于孩子来说有多少益处?即便一时半刻成了“小明星”,难道就是人生的制高点?
  形形色色的“童星骗局”亟须依法整治,而防范“童星骗局”更需要家长认清现实,端正心态,提高警惕,认识到花钱不一定能买来孩子的未来,如此“童星骗局”才会慢慢失去生存空间。
   作者:郭元鹏 来源: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