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6日
渭南市富平县文联:用文艺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吴宏博)“水清清,天蓝蓝,柿子红了红满山;川道道,崖畔畔,满山满坡红艳艳。人人都说柿子甜,富平美名天下传……”近日,一首《柿子红了》的原创歌曲MV在“富平文联”公众平台推出后,很快刷屏网络。这首由富平籍作家党益民作词和富平籍秦腔表演艺术家杨升娟演唱的歌曲,是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体现。近年来,该县文联为助推乡村振兴,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艺“组合拳”。
  围绕支柱产业 文艺助推发展
  富平是“中国柿子之乡”和“中国奶山羊之乡”,尖柿种植和奶山羊养殖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两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富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针对柿子产业,文联创新思维,政企协作,联合中国摄影家协会及中国摄影报社,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全国摄影大赛,鼓励全国优秀摄影师将镜头聚焦富平柿子产业,借助《中国摄影报》的平台优势,把富平柿子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针对富平奶山羊产业,该县文联联合畜牧发展中心和本土羊乳企业,开展了“富平山羊奶·强壮中国人”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以期用优秀的文学、书画、摄影、曲艺等文艺形式助推奶山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挖掘各镇特色 专刊包装宣传
  2021年7月,富平文联组织各文艺家协会骨干会员走进该县北部沿山乡镇——薛镇,开展“乡村振兴 文艺助力”文艺采风活动,拉开了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序幕。通过采风,文艺家们创作出了大量反映该镇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基因、群众生活新面貌的文学、曲艺作品以及书画、摄影作品。在“乡村振兴 文艺助力”文艺采风活动的基础上,富平文联还和薛镇党委、政府深度合作,开展了薛镇形象标志(LOGO)、宣传语和文艺作品的征集活动,并依托文联会刊《石川河》的编辑力量,编印出刊了一期《石川河·薛镇专刊》,携手助推和打造一个“红色传承、生态文明、产业兴旺”的新薛镇。
  薛镇模式和经验取得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后,富平文联以薛镇经验和薛镇模式为基础,陆续在全县各镇开展采风活动,做好做大“乡村振兴 文艺助力”这个金字招牌,配合“一镇一品”品牌化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文化乡镇,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为乡村振兴事业助力加油。
  强化志愿服务 情撒农村天地
  “文艺工作不能孤芳自赏,必须参与到火热的社会建设中,特别是要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大业中,从中汲取营养,又为其反哺养分。”富平县文联主席王腊梅如此说道:“文艺志愿服务队就可以建立起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富平文联非常重视‘文艺六进’和文艺志愿服务工作,2019年成立文艺志愿服务队后,身影便一直活跃在乡村。多年来,文艺志愿服务队走进乡镇学校、村庄、企业等,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送到农村送给基层。”
  富平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入推进文艺惠民,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必能为乡村振兴打下更为坚实的文化根基。今后将继续做好文艺助推乡村振兴,大力引导艺术家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创作出更多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共富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