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7日
平城记
○ 王祥夫
  我所居住的那个小城有个很古老的名字叫做“平城”,我个人是很喜欢这个名字的,几乎是,所有的古城都会有多个名字,因为时代就总像是那汤汤的流水,每流经一个地方就会有一个名字,其实河呢,也只就是那一条。“平城”是我们那个小城最古老的一个名字,再往前,已惜无典籍可查,平城这个名字始于北魏建都的时候,只一“平”字,让人听了便觉一世界都平坦可喜。其实我的那个小城四周都是山,恰如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东边的山上有大白登台和小白登台,刘邦在那里打仗险些送了命。据说是给单于的老婆悄悄送去不少金银财宝才算完事。查《史记》,刘邦和陈平是来过这个地方的,而且是在冬季,在这山上,许多的士兵都冻掉了手指。平城的南边,目力可见的就是北岳恒山,天气晴和站在城里可以隐约看到恒山那起伏的山峦。恒山上的赤松长得真像是伟岸大丈夫,你站在松树下,无端端会觉得自己英雄气短。
  现在的平城,只是北魏时期平城的一部分,过去的城址据说是一直跨到了河的那边去,现在城东边的那条河还在,只是水小了许多,这条河当年是通航运的,我见到过北魏墓间出土的一只漆盒,真是光鲜如新,把它捧在手里,眼见得它瞬间就慢慢慢慢开裂而后变黑,然后露出了里边的胎骨,居然是竹篾编的胎,山西北部是不长竹子的,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见到过长在山间和平地上的竹子,而这边更不会出产做漆器的大漆,所以更不可能有漆器的作坊,可见这些东西都来自南方,就是通过这条河,有了这条河,南方的物资和奇珍才能得以运到这个北魏时期的世界大都市。北魏时期的大同实行的是里坊制度,现在每到一处都还到处有叫“里”,什么“里”的地方。比如“康乐里”,这个里名到现在还古董一样地存在着,“康乐里”在那时候是妓女集中营业的地方。而叫了这样的名字,可见取乐是一方面,而得了某种病也是可以肯定的事情,所以才叫了“康乐里”。意思说你来这里除了寻找快乐肯定不会得什么病的,既康且乐,请你前来。“康乐里”这样的名字不单单是在古城大同才有,别的城市里也有,好像是在西安,就有一个地名叫做“康乐里”。北魏的里坊制度一直被沿用到后来。
  平城现在是小多了,河东边到了后来是种菜的地方,因为它靠近那条河,有水,种菜是需要水的。河的西边呢,亦是青青的菜地。小时候我们赤裸了身子下河去戏水,水里有鱼,小而宽,在太阳下边像烂银子一般让人觉得可喜。这边的人只叫它“金板鱼”,虽然它是银色的,并不金光闪闪,却被叫做“金板鱼”,我是喜欢这种鱼的,喜欢这种叫法,但至今也不知道它是什么种属,而名字却真是吾乡的叫法,银光闪闪有着民间的无尽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