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中国画的特点,掌握基本技法,并能简单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中小学生学习中国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 中国画教学策略
不管是线条、色彩、构图还是其他元素,中国画都不同于西方绘画。西方绘画关注色彩,而中国绘画更注意在“意”上下功夫。一般而言,中国画分为人物、花卉、山水等,它的形态主要有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等。
中国画教学可谓是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师徒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绘画时,首先模仿前辈的作品,然后在大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不断练习,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19世纪起,中国备受西方殖民侵略,国人亦开始觉醒。张之洞(1837—1909)作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张“西学为身,西学为用”,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纲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各地诸多书院和学校相继成立。当时,艺术教室也被称为“绘画和手工”,并被纳入教学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绘画事业不断发展,中小学美术教材也从一本变成了多本。经过长时间不断探索,我国中小学美术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初,《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力。
中国画独特的色彩、线条和画笔传承了数千年,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种由墨和线组成的作品是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美学体现,它不仅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特有的艺术情感,而且体现出特有的民族精神。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国画已然成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对学生高雅审美价值观形成方面作用不可小觑。
水墨画是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中的主要切入点。水墨碰撞特有的神韵,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想象和启迪,因而课程思政更容易融入和体现。因此,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既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又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与西方油画和其他写实艺术作品不同,中国画更注重艺术观念,因而中国画在富有联想和想象的元素下,在“意”的形成和意境的交融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美好观念的形成、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这是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关注的。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在解剖艺术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挖掘艺术背后的故事,融德于美,启发学生、教育学生。如宋代的《清明上河图》,画家通过对北宋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建筑等的描绘,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借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水墨是中国画最主要的形式,它在颜色选择和材料选择上有非常小的差异,这也就赋予创作方法以极大的灵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要让学生多画,要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做起,尤其要进入情境,边理解边进步。技法课,说教不能太多,要给学生“悟”的时间、“悟”的机会,让他们在兴趣中“悟”,在“悟”中成长。这也就达到了对学生耐心、恒心、决心培养的目的。
在讲解《鱼乐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墨的特征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从而使他们在教学中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的创作手法。其次,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用自己的作品来描绘作品的线条,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线条的美感和中国画的线条特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我创造的愿望。最后,老师还要求学生有适当的创造机会,使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并把自己的感觉融入到具体的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画技和欣赏水平。
写意,是中国绘画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物与景物之间所构成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情感。而写意的关键,在于对意的开掘,这当然少不了联想和想象,甚至创造,因此在具体的绘画教学任务中,应根据学生的喜好,选取“意味”较浓、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在《鸟语花香》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齐白石的名作来强化、深化、拓展与之相关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意”的开掘和表达产生浓厚兴趣乃至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借用学生所学到的古代诗歌,多来一些“命题作画”,让学生给诗配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意”的理解。
总之,美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关键要抓住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在“意”的培养上下功夫,要让学生“知情达意”“由情入镜”,在联想、想象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启迪学生创“意”的能力,而水墨画的学习就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画引入中小学美术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理解和审美创造意识,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意识形成乃至爱国情怀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新星.小学中国画的教学现状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23):74-76.
[2]王茜.中国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展[J].美术教育研究,2021(18):158-159.
[3]杨诗宇.论丰子恺的美术教育思想对小学中国画教学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21(17):158-159.
[4]陈旭华.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08):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