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教育部、国家语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汉字书写、经典诗文和书法赏析能力培养,促进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实现了普通话基本普及的目标,高等学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实现普及程度和质量的提升,需要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意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高等学校五大职能入手,对高等学校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主动融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建设、积极探索推普服务社会应用和人民群众需求新手段等三大任务十项举措,并提出创新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等保障措施。
《意见》指出,支持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经典诵读等语言文化相关课程。强化语言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自觉抵制庸俗暴戾语言。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力度,为毕业生就业从事相关职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提供支持。
根据《意见》,要增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社会供给。建好建强现有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新建一批测试站点,主动面向社会人员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推广和语言志愿服务、应急语言服务、特殊人群语言服务等。
此外,《意见》要求推动语言文字科学研究聚焦社会应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提升、推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网络空间语言新现象、社会领域应用新需求、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语言服务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