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1日
东汉《阳嘉二年残碑》
东汉《阳嘉二年残碑》

  东汉《阳嘉二年残碑》,又称《阳嘉残碑》《少壮州郡等字残碑》,刻于东汉阳嘉二年(公元133年)。清光绪元年出土于山东曲阜。碑文为隶书,十行,行七至九字不等;碑阴三列,上列五行,中列十三行,下列十一行。此碑四周俱有残缺,因内有“阳嘉二年”等字,故名。
  此碑碑阳剥蚀严重,碑阴字迹较为清晰。书法方整秀劲,挺峻刚健、清劲秀逸、飘逸多姿,秉承东汉隶书成熟时期之用笔,将装饰性波磔笔画甚为明显地表现,并且多了几分夸张,如碑阳“贷、夜、光、分、冠”等字,增加了整体的灵活与动感,更显出既阳刚又秀丽的气韵来,与《礼器碑》有同工之妙。其用笔结体严谨、周密,亦可见汉隶之严密与俊朗,在艺术面貌上表现了较大的自由性与活泼性,显现其艺术生命之所在。
  整理:薛鑫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