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学历本科起步,精通两三门语言,手握各种证书,部分还有留学经历……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这样简历出众的求职信息,而他们的求职岗位是让人感觉不太需要高学历的家政服务。(11月17日《法治日报》)
家政行业已经这么“卷”了吗?去年一则“清华毕业生求职保姆”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事后查明为虚构学历、虚假宣传。但从最新调查来看,高学历家政人员未必都是假的,只不过很多是打着家政的旗号,违规搞家教。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校外培训机构得到大力整顿。原本,这是一桩教育减负的好事,没想到学科类培训从校外培训机构悄悄转移到了家政平台上,以一种更隐蔽的形式继续存在。
高学历家政的“新马甲”难遮违规家教的里子。从记者调查来看,当下火爆社交网络的这些高学历家政阿姨、求职当保姆的名校毕业生背后都暗藏玄机。为了避免被封禁查处,平台上这些高学历家政阿姨以“家政”“成长陪伴师”等对外宣传,但主要任务还是辅导孩子功课,一般一个月的收费可达15000至25000元之间。可见,不管是平台,还是所谓的高学历家政阿姨,之所以敢铤而走险,说白了还是利益诱惑太大。
治理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本意是给孩子减负,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改变教育层面严重内卷的现状,如今校外培训隐形变异,家教披上了“家政”的外衣,无疑是在消解“双减”政策效果,既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了社会焦虑,更有损于教育公平。
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去年国家曾专门发布《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对以家政服务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要依法严肃查处。“双减”政策落地不能走样,“双减”威力不容消减。对于学科类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监管部门要旗帜鲜明严肃查处,对欺诈、虚假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管整治。各地也要强化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压实责任,严格遏制变相校外培训现象,进一步强化“双减”政策的落地执行。
作者:谢晓刚 来源:《济南日报》